文 | 刘振涛
近期以来,东北地区第一家上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06138.HK)资本市场表现较好,近10个交易日,股价上涨超过10%,在港交所上市内地银行中涨幅靠前。
哈尔滨银行股价较好的表现,一方面来看,市场行情波动,市场红利资产的高股息仍具备吸引力,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另一方面哈尔滨银行中报业绩整体稳健。
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的总资产达9275.28亿元,同比增长1.23%;营收同比增长2.5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在港股上市的内地银行中位居首位。
不过,哈尔滨银行业绩增长的背后,仍有隐忧值得关注。哈尔滨银行的贷款不良率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虽然有下降趋势,但是仍处于行业高位,在上市的城商行中最高。
此外,哈尔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资本充足度承压。资本充足度承压之下,哈尔滨银行已经连续多年未进行现金分红,饱受投资者吐槽,成为市场投资者口中的“铁公鸡”。
2024年11月,哈尔滨银行董事长发生变动,邓新权因临近退休年龄,请辞执行董事、董事长职务等,同时哈尔滨银行董事会选举姚春和担任董事长。姚春和的任期自金融监管部门核准之日起生效,在此之前,邓新权将继续履行董事长等职务。
目前,10个月过去了,姚春和的任职资格还尚未获得批准。
不过从目前哈尔滨银行的发展来看,姚春和后期正式任职后,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2025年中报,哈尔滨银行营收达73.86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19.96%。
归母净利润增速19.96%这个数据是哈尔滨银行这份中报最为亮眼的地方。Wind数据显示,港股目前共计有32家内资银行上市,在已披露中报的32家银行中,哈尔滨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在首位。而放眼全国城商行,哈尔滨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也在前10行列。
哈尔滨银行2014年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家上市的商业银行。2014年至2019年,哈尔滨银行的业绩整体保持稳健,2019年哈尔滨银行的营收达到151.24亿元,上市以来营收规模最大,归母净利润较2018年下降35%至35.58亿元。虽然净利润下降,但仍然超过30亿。
2020年是哈尔滨银行业绩转折的一年,这一年公司的营收下降3.43%,归母净利润却下降79%至7.46亿元。2021年,哈尔滨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续下降,归母净利润下降至不足3亿元。
2022年开始,哈尔滨银行的业绩逐步回归正轨,这一年哈尔滨银行营收增长4.47%,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100%。2023年至2024年,哈尔滨银行的业绩延续了增长趋势。
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上半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继续增长。在营收与净利润保持增长的趋势下,2025年上半年末,哈尔滨银行的ROA达到0.22%,ROE达2.07%,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长0.02个百分点、0.57个百分点。哈尔滨银行的盈利在修复。
观察哈尔滨银行业绩增长,盈利修复的背后,投资收益成为了关键因素。
2025年上半年末,哈尔滨银行的净息差收窄至1.10%,使得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11.37%至44.13亿元。在利息净收入下滑的情况下,非息净收入拉动了营收增长,特别是投资收益。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金融投资收益达23.05亿元,同比增长16.4亿元,增幅达246.4%,占到总营收的30%以上。
2025年上半年末,哈尔滨银行的投资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净额达3873.2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5.2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达41.8%,已经超过了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的占比。
不过,投资收益特别是金融资产的投资受到市场环境影响,波动性比较大。2020年至2024年,哈尔滨银行的金融投资收益增速分别为-49.83%、13.9%、68.5%、-36.4%、474.5%,时降时升。要保持业绩的稳健,哈尔滨银行在加强投资的同时,还得深耕传统的信贷业务。
资产质量一直是商业银行最被市场关注所在,特别是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质量情况。
哈尔滨银行在过去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曾留有历史包袱,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致使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2020年,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曾达2.97%。
为了降低不良率,优化资产质量,近年来哈尔滨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2024年,哈尔滨银行曾发布过两次处置不良资产的公告,合计转让处置超10亿元。
伴随着哈尔滨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开始走低。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88%、2.89%、2.87%、2.84%。2025年中报,哈尔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83%,较2024年末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从近年来的趋势来看,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改善的情况。不过,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行业高位。Wind数据统计,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市的城商行(A+H)排在首位。
细分来看,哈尔滨银行的公司不良贷款率在下降,个人贷款不良率在上升。2025年上半年末,哈尔滨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为2.23%,较2024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为5.11%,较2024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
为何哈尔滨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一直处于高位呢?
2025年7月,联合资信对哈尔滨银行21年和22年的永续债进行了评级,给予了哈尔滨银行主体AAA信用评级,给公司21年两期永续债和22年第一期永续债都维持了AA+的评级。
在评级报告中,联合资信指出,哈尔滨银行逾期贷款占比较高且贷款五级分类存在较大偏离度,部分大额风险暴露指标超过监管限制,信贷资产质量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贷款偏离度是衡量金融机构贷款分类准确性的逆指标。其中,不良贷款偏离度的计算,即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过100%时表明分类失准,潜在风险较大。
联合资信的评级报告中指出,2024年末,哈尔滨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重为317.45%,贷款偏离度超标。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中指出,贷款偏离超标原因在于其对于部分逾期超过90天,但抵押、质押、国企保证及国有担保公司等抵质押物充足或保证能力充足的贷款暂未纳入不良贷款所致,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2025年上半年末,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2.697亿元,逾期90天以上贷款金额为357.06亿元,计算可得2025年上半年末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偏离度仍超过300%,偏离度超标。
由此可见,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质量虽然有改善,但是后期仍需要提升,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上市银行对于投资者来说,那就是高股息、高红利的投资标的,常常因为稳定的现金分红,而被投资者称为“现金奶牛”。
然而哈尔滨银行在投资者口中却是“铁公鸡”,该行上市以来,已经连续5年多时间未分红了。
Wind数据显示,哈尔滨银行2014年港交所上市以来,共计分红4次。2014年度分红约11.33亿元,2015年度分红约11.77亿元,2017年度分红约5.5亿元,2019年度分红约11亿元。
2019年是哈尔滨银行上市以来的最后一次现金分红,从2020年至2024年,哈尔滨银行再未进行分红。2025年中报,哈尔滨银行表示不进行分红。
Wind数据统计,2006年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9.5年时间,哈尔滨银行共计分红5次,其中包括未上市前的一次,合计分红金额43.84亿元,哈尔滨银行这段时间取得利润409.43亿元,平均分红率仅10.71%。
与港股上市的其他城商行对比来看,同样2006年至2025年上半年,青岛银行的累计平均分红率为26.69%、徽商银行为12.55%、重庆银行为20.91%、贵州银行为16.77%等。哈尔滨银行相对较低。
哈尔滨银行近年来业绩实现增长,盈利能力也在增强,为何不进行分红呢?
观察发现,近年来哈尔滨银行的资本充足度相对承压。2022年至2024年,哈尔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91%、13.71%、13.61%;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9%、12.48%、12.3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4%、8.69%、8.68%。
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47%、12.23%、8.52%,较2024年末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银行在不断扩张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本,资本充足度关乎银行的发展质量。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规模继续扩表,就需要不断补充资本。
而哈尔滨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相对较窄,2021年哈尔滨银行发行过两期永续债合计金额100亿,2022年发行过7亿的永续债,此后至今未曾发行大额的债券,多数以同业存单为主。
并且,哈尔滨银行在港股市场的股价长期低迷,已经低于1港元,港股以机构投资者居多,更看重企业的价值投资,而哈尔滨银行业绩虽然恢复增长,上半年也表现较亮眼,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难获价值投资者青睐,这一定程度上为其后期外源补充资本也增添了难度。
面对这样的情况,或许哈尔滨银行需要留存利润,通过利润内源式补充资本,进而减少分红或者不分红。据媒体此前报道,有市场专业人士表示,鉴于哈尔滨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留存盈利被视为巩固资本基础、保障未来偿付能力的关键举措。
目前来看,哈尔滨银行正逐步走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大道上,但是不良率较高、资本充足度承压等也成为其稳健行走的挑战。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投资者分红之间的关系,如何控制风险,降低不良率、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后期正式出任董事长的姚春和需要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