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轴承之乡”临清,齐鲁银行以“一县多品”模式精准推出“轴承村居贷”,为当地特色产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在泉城济南,齐鲁银行与济南融资担保集团携手推出的“济担-活力贷”,如“及时雨”般化解企业资金困境;不止于信贷支持,齐鲁银行还将“金融向善”延伸至金融教育、客户关怀等方面,刷新了大众对“超越金融的普惠”的认知……
作为山东省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齐鲁银行长期秉承“根植济南、立足山东、辐射津冀豫”的战略布局,深耕齐鲁大地,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今年上半年,齐鲁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795亿元,在山东省内城商行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耕区域特色,打造“一县多品”普惠模式
“一县多品”的特色普惠模式,是齐鲁银行的显著亮点。2019年,齐鲁银行在山东省城商行中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县域金融发展战略”:结合山东县域特色产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
在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一排排高标准的羊舍整齐排列。这里是“中国肉羊育肥基地”“山东肉羊产业第一镇”。截至2025年5月,东营市黄河口滩羊年出栏量300万只以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亿元。
宏大的产业图景背后,曾是无数滩羊个体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改造扩建羊棚”的资金渴求。齐鲁银行东营分行推出的“黄河滩羊养殖贷”,将当地养殖户一次次从资金桎梏中解放出来,又因精准切中当地居民需求,被当地养殖户亲切地称为“黄羊贷”。
“黄羊贷”作为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在2023年荣获“山东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短视频”一等奖,成为齐鲁银行在东营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标志性名片。
与此同时,在聊城市临清市烟店镇——“中国轴承之乡”,一个总人口仅80余万的县级市,3000余家轴承企业构筑起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齐鲁银行聊城分行瞄准临清轴承产业链中分布广泛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尤其是扎根乡村、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轴承制造企业,创新推出“轴承村居贷”。该产品具有灵活的贷款条件、简便的审批流程和针对性的利率优惠政策,有效满足了当地企业的资金需求。
临清奥富特轴承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面对智能化转型的压力,该公司因缺乏抵押物和应收账款周期长而陷入技改停滞,流动资金缺口达200万元。齐鲁银行临清支行在走访中为其定制融资方案,通过“轴承村居贷”提供180万元资金,利率较同类普惠贷款低1.2个百分点,从申请到放款用了不到3个工作日。
“这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在细分领域建立起技术壁垒。”企业负责人李荣亮表示。
齐鲁银行临清支行成立16年以来,累计为烟店镇周边超640户轴承企业投放超7亿元信贷支持,成为区域轴承产业金融服务标杆。该支行依托“轴承村居贷”产品,累计投放资金近3亿元,精准助力190家企业完成技术升级与设备迭代,推动临清轴承产业转型。
“黄羊贷”“轴承贷”的成功,只是齐鲁银行普惠金融实践的小小缩影。在深耕齐鲁大地的进程中,齐鲁银行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济南济阳的“黄瓜贷”、青岛即墨的“养殖e贷”到烟台招远的“金城花生贷”、临沂平邑“手套贷”……类似的普惠金融产品,正在山东16地市不断“上新”。
据统计,近年来齐鲁银行深度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的“一县多品”服务模式,已在山东省内50余个县域落地生根,创新特色产品80余款。
创新风控机制,“政银担”协同破题
普惠金融的最大难点在于风险控制。为此,齐鲁银行积极探索与政府、担保机构合作,构建多方风险分担的共同体。
“济担-活力贷”便是齐鲁银行与济南融资担保集团联合推出的创新型政策性金融产品,该产品由政府提供利息和担保费用补贴。2025年5月13日,银担政策性贷款“济担-活力贷”首笔业务成功落地齐鲁银行,标志着“政府引导,银担分险,高效响应,精准滴灌”的新型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在该行正式实施。
一家专注于全屋定制的小微企业的负责人杨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该产品:“‘济担-活力贷’的推出,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得到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杨先生给出如此高评价的原因是——在他所在的企业面临因产能提升而带来的订货资金压力时,齐鲁银行及时出手,为其办理了40万元“济担-活力贷”。不仅迅速缓解了资金压力,还为企业节省了0.4万元的财务成本。
与此同时,齐鲁银行各地分行也在不断深化银担合作。
2025年齐鲁银行青岛分行先后与青岛市再担保集团、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截至6月末,该行融资担保公司业务超420户,余额近6亿元。与此同时,齐鲁银行青岛分行还与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青岛市创业指导中心开展三方合作,开通创业贴息贷款权限,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优质贴息产品政策。
齐鲁银行通过构建“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有效破解了普惠金融的风控难题。
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金融向善传递温度
齐鲁银行的普惠实践不限于信贷支持,更延伸至金融教育、客户关怀等多个方面,体现出金融服务的温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在金融教育方面,齐鲁银行持续面向环卫工人、老年人等群体开展反诈知识宣讲,致力于保护金融弱势群体。
例如,今年7月,青岛分行工作人员走进环卫工作一线,为“城市美容师”送去清凉物资,同时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真实案例,生动讲解常见诈骗手法与防范措施,耐心答疑,帮助他们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烟台蓬莱支行则通过“活动引流+知识普及+社群联动”三维模式,系统推进老年金融服务工作。
在客户关怀方面,银行同样展现出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
今年8月的一天,客户王阿姨在洛口支行突发身体不适,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将其安置于贵宾区沙发休息,提供温水、药品与情绪安抚,待其稳定后高效办理业务,并事后回访慰问。一方沙发,承载了银行的尊重与守护。
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济阳曲堤支行员工主动携带设备上门办理社保卡,在炕头、小院中搭建“临时柜台”,耐心协助操作、核对信息,让老人切实感受到“不用跑腿”的温暖。
齐鲁银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专业金融服务中注入人文关怀,实现真正有温度的普惠。
从“黄羊贷”“轴承贷”的精准滴灌,到“政银担”协同风控的模式突破,再到走进社区、炕头的暖心服务……齐鲁银行始终以金融之笔,认真书写普惠大地的“齐鲁答卷”。
未来,齐鲁银行将继续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初心,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延伸普惠金融的广度、深度与温度,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持久而深厚的金融力量。
上一篇:古宛娴,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