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的清鲜本真,极似‘知情权’的透明与真实;川菜的百味交融,好比‘自主选择权’的多样与自由;闽菜的鲜醇和甘香,呼应‘受尊重权’的真诚与温度……”农行深圳分行别开生面地打造一桌“金融宣教家宴”,借八大菜系宣传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在美食与文化的交融中,提升金融知识普及质效。
9月15日以来,农业银行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全面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形式,将金融宣教融入生活场景,让金融知识“入脑入心”,实现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聚焦重点人群 传递农行服务温度
“原来用手机轻轻一点,话费水费都能交上,卡里有多少钱也一目了然,真是太方便了。”在山东济南,65岁的王女士听完讲解后豁然开朗。为帮助长辈客群更好融入数字生活,农行山东分行依托网点“农情暖域”专区,通过现场讲解、手把手教学、图文指引和视频演示等方式,引导长辈客群使用智能服务,温暖跨越“数字鸿沟”。
在重庆忠县新立中学,农行重庆分行“反诈快闪”活动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揭秘“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追星打榜陷阱”等高发骗局。同济大学林荫下,农行上海分行消保课堂生动开讲,逐一拆解“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退款”“虚假助学金”等套路,简单实用的“三不”口诀,赢得学生称赞。
一道“流动的温暖”在街头巷尾传递着农行温度。农行内蒙古分行为环卫工人送上暖心物资,并普及社保卡、个人养老金及反诈知识。农行天津分行聚焦“反诈+智能设备使用”,解析“冒充公检法”“保健品返利”等常见骗局,并协助环卫工人下载官方反诈客户端、屏蔽骚扰短信等。
深入群众生活 推进宣教触达力度
农行湖北分行推出“金融夜市”,将知识普及和金融服务带到夜间市集。“原来非法金融中介这么害人。”摊主李女士感叹道。市民张先生一边吃着小吃一边感慨:“吃着夜宵,还把理财搞明白了。”
在江西景德镇老城北街,一座百年古戏台焕发新生。农行江西分行借助传统戏曲形式,推出情景剧《南柯一梦》,将“高收益理财”骗局和“三不一核实”防骗口诀融入“唱念做打”之中。“比讲课更易懂,一看就明白。”现场观众连连称赞。
在海岛边境县大连长海县,农行大连分行志愿者走进海岛街巷、渔港码头,以当地方言讲述防诈反假、理财知识,送上便捷暖心的金融服务。“农行服务都到家门口了,太方便了。”一位养殖户表示。
在广袤田野,农行四川、新疆、新疆兵团分行流动服务车穿梭乡间,以乡音播撒金融知识的种子;在沿海地区,农行辽宁、福建、广东、海南、青岛、宁波分行员工登渔船、访渔家,让反诈常识随海风入心;在雪域高原,农行甘肃、青海、西藏分行宣传队穿越雪山牧场,传递惠民政策;在城市街角,农行河北、山西、黑龙江、河南、宁夏分行走进社区、工地、环卫站等,借互动与问答,送上风险提示。
创新宣教方式 提升知识传播效能
农行企业文化部推出消保主题音乐动画短片《消保有新声》,融合AI动画与农行经典IP“农行小青”,搭配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精心呈现金融消保“守护图鉴”。农行远程银行中心在智能语音和文本渠道推出“一句话风险提示”,结合客户咨询的投资理财、贷款、征信、反诈防非等问题,针对性提示风险。农行农户金融部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开展“三农金融讲堂”与“三走访”活动,深入村委会、农户家和村社,征求金融服务建议、宣讲金融知识、提供上门服务。
农行北京分行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场搭建“金融集市”,以“假如文物会消保”为主题,设计“猜猜我是谁”“听文物讲消保”等互动环节,使消费者在体验中获取金融知识。农行浙江分行自制金融警示系列剧《繁华一梦2》,聚焦黄金诈骗、“杀猪盘”、高息诱惑等多类骗局,以跌宕剧情揭露“一夜暴富”背后的风险。农行陕西分行联合陕西广播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解读投资者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等重点内容,覆盖人群超百万人次。农行湖南分行依托“农情消保驿站”,打造“菜市场学消保”“小小消保员”等场景,巧用“菜品谐音梗”解析金融风险,邀请“外卖小哥”化身“消保代言人”,将“风险提示卡”随餐送至千家万户。
农业银行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不断探索更贴近民生、更具感染力的宣教方式,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