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了,终于拿到了工钱。谢谢咱法院的工作人员!”近日,2名工人代表手里捧着印有“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的锦旗,快步走进吕梁市文水县人民法院南武法庭。他们紧紧握住办案法官的双手,话语里满是感激。
时间回溯到2018年4月。当时,某村委会雇用了10余名工人修建村外五座大桥。工程如期完工,然而,工人的工钱却迟迟不见踪影。此后的7年时间里,他们无数次催要,但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这笔拖欠多年的薪酬,成为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巨石。他们大多年过半百,是家中的顶梁柱,上有年迈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照顾,平常仅靠种几亩田和打零工来维持生计。7年的等待与无助,几乎耗尽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今年7月,抱着最后一丝期待,他们走进文水法院南武法庭,递交了诉状。此案引起了庭长霍士杰的高度重视,迅速立案,并开辟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为精准查明案情,霍士杰带领办案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挨家挨户走访所有涉案工人,耐心倾听诉求,详细了解每名工人的具体工作时长、参与年份以及被拖欠工资金额等具体情况。基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庭依法作出支持工人诉讼请求的公正判决。
判决生效后,工人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南武法庭充分发挥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迅速启动执行程序。执行法官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一方面严肃阐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从情理角度耐心劝导,细数工人的生活艰辛,强调基层组织应承担的支付责任。在法官的努力下,村委会最终履行全部义务。短短数日,执行法官便成功将拖欠7年的工钱执行到位,并逐一核对信息,精准发放到每一名工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