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印度政府已批准一项价值20亿欧元的计划,计划购买6架基于欧洲空客A321机型改装的全新预警机,这些新飞机将在未来四年内陆续交付。此次采购被外界视为印度空军自今年与巴基斯坦空战以来的一次重要改革。现阶段,印度空军的主力预警机包括三架基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RJ-145改装的“Netra”MkI和三架“费尔康”IL-76型预警机。这些机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南亚地区都颇具实力。然而,在今年5月的空战中,印度的预警机几乎未能发挥作用,导致空战结果明显偏向巴基斯坦空军。
外界普遍认为,尽管印度的“费尔康”预警机属于大型预警机,理论上具备更强的探测能力,但这款飞机的研发最初是以色列为应对印度邻国威胁而设计的,后来才被美国介入,并最终由印度接手。因此,虽然其设计上有较强的探测能力,但与印度其他战斗机的兼容性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而“Netra”MkI则是印度本土军工的创新,性能算是不错,但探测距离仍有限,而且由于平衡木式的设计,它的探测角度仅为240度,无法实现360度全方位的无死角探测。
然而,这次印度空军引入的新型“Netra”MkII预警机,将基于更为舒适的民航机作为平台,并配备氮化镓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雷达的设计使得该机的背部扫描范围达到300度,探测距离也延伸至450公里以上,明显超过现有的“费尔康”大型预警机。新机型的搭载平台—空客客机,不仅从经济性和适航性上对雷达操作员更为友好,也使得预警机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不过,客观来说,印度的新型预警机与全球主流预警机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很大。虽然设备性能提升显著,但印度空军的困境并非单纯增加几架先进预警机就能解决,尤其是在战斗机机型多样且复杂的情况下。现代空战要求预警机与战斗机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必须做到毫秒级,而印度空军目前仍未完全解决其战斗机与预警机之间的数据链匹配问题。无论是印度国产的战斗机、俄制战斗机,还是法制战斗机,这些机型间如何顺畅交换数据仍是一个技术难题。
可以说,印度空军目前拥有的装备质量堪称一流,但这些装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依然存在,犹如“马”和“鞍”虽然各自优秀,却始终无法完全契合。在面对周边敌对国家空军的精密作战体系时,印度空军的这些改进虽然有助于提升作战能力,但能否赶上对手的技术进步,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