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多家金融机构被监管开出大额罚单。
9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同时披露多张罚单,涉及多家全国性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中小银行。综合近日披露的一批金融监管罚单来看,近期罚单涉及金额较大,其中3家银行被开出千万元以上罚单,其余10家银行单笔罚单也超过100万元。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上述13家金融机构合计被罚7776.36万元。
部分银行贷款业务不审慎被罚
9月30日,据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邮储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等均被开出大额罚单;就在近日,招商银行杭州分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银行亦被罚,上述银行被罚原因主要与信贷业务违规相关。
具体来看,邮储银行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相关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绩效考核、合作业务等管理不审慎”,金融监管总局对该行罚没合计2791.67万元,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罚款5万元。
邮储银行在回应券商中国记者时表示,上述处罚是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和2024年对该行开展的相关检查。邮储银行表示,该行高度重视监管意见,按照监管要求有序推动整改。该行还表示,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同日,中信百信银行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规行为,被予以罚款合计1120万元,同时该行于某某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5年,对朱某某给予警告。
百信银行在回应上述罚单时表示,此次处罚事项源自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对该行的业务监督检查,处罚涉及的业务发生在2021年至2023年6月期间。该行表示,高度重视监管意见,已全面落实相关整改措施。
同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对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等机构开出罚单。其中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主要违规行为包括“采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该行被罚200万元,对王某某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北京银行因“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金融投资业务减值准备计提不充足,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贷款数据不准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规范,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违规为土地储备项目融资”被罚款530万元,对徐某、王某分别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近日还有多家银行因信贷业务违规被罚。其中,浙江金融监管局披露,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因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和固定资产贷款“三查”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被罚款300万元。
中小银行方面,浙江上虞农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120万元;绍兴恒信农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个人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被罚170万元;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个人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押品估值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120万元。
此外,宁波宁海农商行因“监管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违规转嫁经营成本、关联交易管理薄弱、员工行为管理不审慎、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信贷管理不审慎”被罚250万元;民泰商业银行宁波分行“授信业务管理不到位、员工行为管理不审慎、贷款风险分类不审慎”罚款120万元。
多家银行反洗钱、数据报送不合规
9月30日,据央行官网披露的一批罚单,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被开出百万元以上罚单,涉及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央行处罚的还有多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据央行披露,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被罚150万元并被警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被罚150万元及警告。国家开发银行也因“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被开出123万元罚款和警告处罚。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