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全球首富马斯克的个人财富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史上第一个身价跨过这一门槛的人,这主要是得益于特斯拉股价反弹以及这位科技企业家旗下其它初创公司估值飙升。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截至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15,马斯克的净资产达到了5001亿美元,但目前回落至5000亿美元下方。
在经历了年初的动荡之后,随着马斯克将重心重新转向旗下公司,投资者信心改善,特斯拉股价一路走高。特斯拉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上个月表示,马斯克已 “完成” 政治服务,回归特斯拉公司,重新回到公司的 “核心位置”。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由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领头企业主导,特斯拉以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比亚迪则在中国市场及商用车领域强势发展。除此以外,蔚来、小鹏和理想等中国新兴品牌,凭借智能化和高性能产品迅速崛起。传统汽车巨头如大众、奔驰、宝马等,逐步加速电动化转型,力图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整体竞争呈现出多元化、技术创新和市场快速扩展的态势。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5052.67亿美元,近五年复合增速高达35.41%。初步估算,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821亿美元。
不过,特斯拉正面临车企的激烈竞争。美国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当地一档播客节目中发表了中美车企实力对比的观点。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在电动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中,中国堪称‘700磅重大猩猩’。”
法利进一步解释称,无论是特斯拉、通用汽车还是福特汽车公司,都无法与中国车企进行真正的竞争。在他看来,中国车企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种领先优势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越来越大。
自2014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快速发展,产销量大幅上升。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2024年1-11月累计产量更是高达1134.5万辆,同比增长34.6%。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十分强大。体现在“矿产—材料—芯片—零部件—整车—回收”全链路自主可控:全球60%锂、镍、钴资源已锁定并提炼,福建、江西、贵州三地形成世界最大电池材料集群,宁德、比亚迪等龙头让动力电池产能、成本、技术三项全球第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大电驱与功率半导体基地把电机、电控、碳化硅模块做到30%以上价格优势,深圳、上海、苏州的智能座舱与域控制器供应链把高阶智驾硬件周期压缩至9个月,珠三角整车厂可在50公里半径内完成80%零部件配套,最后以邦普、格林美、华友为核心的退役电池回收网络让镍钴锰回收率超90%,真正形成“资源不卡脖子、技术不依赖外方、产能可快速放大、成本持续下探”的强大闭环。
特斯拉预计将于本周四发布三季度交付数据。市场普遍预计,由于美国消费者赶在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到期前购车,特斯拉Q3交付数据将表现强劲。不过,分析师认为,这一推动效应难以持续。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