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7日报道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10月4日报道,稳定币始终活在比特币的阴影下,交易量却最为活跃。稳定币的日交易量已超越比特币、以太币等任何其他加密货币。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主要专业数据平台统计,稳定币市值刚刚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
2025年第三季度,稳定币市场加速发展,增长20%。这一增长与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复苏态势同频:比特币上周上涨9.6%,市值突破2.4万亿美元。
该领域仍由霸主级企业主导。泰达币以1760亿美元市值独占58%市场份额,稳居龙头;圆环互联网集团发行的美元币以740亿美元市值位列第二。随后是MakerDAO的Dai和Ethena发行的USDe。USDe作为非流动性储备支撑的稳定币,近几个月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但这种爆发式增长并未动摇美元的绝对统治地位。根据币虎网站数据,流通中99%以上的稳定币都以美元为锚定资产。与欧元稳定币的差距犹如天堑:圆环互联网集团发行的欧元币市值仅徘徊在2.57亿美元左右,而由兴业-锻造公司发行的EURCV市值仅在5000万美元区间波动。
这种垄断地位引发欧洲担忧。欧洲央行认为,以美元计价的代币强化了美国的货币霸权,导致欧洲对华盛顿形成隐性依赖。10月初,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建议禁止“多发行模式”。该模式允许稳定币在欧盟境内流通的同时,由境外实体进行管理。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认为这可能引发与银行业相当的流动性危机。
在稳定承诺的背后,实际运行机制是:发行方需为每个流通代币持有流动资产储备,主要为短期美国国债。这一架构使泰达公司和圆环互联网集团成为美国国债的重要买家。2025年第二季度,泰达公司持有1270亿美元美国国债,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这些投资使其成为真正的赚钱机器:2024年泰达公司实现逾130亿美元净利润,其首席执行官保罗·阿尔多伊诺宣称利润率高达99%。
稳定币最初因其稳定特性而普及,能让投资者对冲波动风险并简化交易所间资金划转。其后应用场景持续扩展: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乃至在本国货币遭弃用的国家成为可通过手机访问的“数字美元”通胀避风港。这种持续增长的需求推动行业进入指数级发展轨道。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5年间,稳定币市值增长超百倍。
数据令人震撼。英国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报告显示,2024年有观察人士宣称稳定币年转账额已接近27.6万亿美元,超越Visa和万事达卡等支付巨头。表面看来,代币化美元的统治地位似乎已然确立,但现实更为复杂。
这些巨额流水包含大量无实际经济价值的操作:钱包间内部转账、自动化套利循环、机器人交易等。花旗银行《2030年稳定币报告》援引美国阿泰米斯分析公司的数据指出,2024年稳定币实际交易量为18.4万亿美元。
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证实,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中仅约1%对应实际支付,其余均属加密货币内部交易与投机。Visa全球央行数字货币计划负责人凯瑟琳·顾(音)坦言:“稳定币的央行采用计划仍处萌芽阶段。若以0到10分衡量,目前可能只有0.5分。”(编译/赵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