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穗东家庭农场正在进行玉米烘干作业。记者 王敏 通讯员 于志鹏
日前,在位于东营区的东营市穗东家庭农场烘干车间里,机声隆隆,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用铲车将玉米倒进进料口,金黄的玉米在传送带间缓缓流淌,完成从“湿漉漉”到“干爽爽”的蜕变。
“最近雨水多,玉米收下来堆着不烘干,很容易发霉变质。”农场负责人隋延峰指着堆放着的湿玉米说,农场2000余亩玉米还没收割,但烘干塔已经昼夜不停连续运转,烘干玉米1500多吨。
“每天烘干玉米400多吨,能够为周边3万余亩秋粮提供烘干服务。”隋延峰说,他们不仅烘干玉米,还收购农户秋粮,农户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把粮食卖个好价钱。
“连续降雨增加了收获难度,尤其这种绵绵细雨,把田地浸透了,轮式收割机械很难下地。”东营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王明霞说,“穗东家庭农场玉米还可以晚几天收割。”王明霞的话给隋延峰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为保障秋粮归仓,东营区组织了技术指导服务队,分到各镇街进行收割指导,看玉米成熟情况,分类抢收减损,对已成熟或接近成熟地块,及时抢收,短期内不具备轮式机械进地条件的,调度履带式收获机械进田作业,实在不适合机械作业但出现玉米倒伏的地块,提倡人工抢收。
“今年玉米整体长势很好,初步预估亩产稳超去年,当前售价在每斤1.1元左右。”王明霞说,“要保证丰产丰收就要做好雨期收割、晾晒工作。”目前,东营区秋粮在田面积22.42万亩,已收获8.1万亩,投入大小烘干设备9台(套),日烘干能力达1280吨,保障了大多数农户烘干需求。
在东营区各烘干站点,还有一群人也在忙碌着。他们是东营区农业部门组织的农技服务队,为各烘干站点提供检修设备、排除隐患等技术服务,并根据玉米水分定制烘干方案。倡导种粮户采取果穗装笼措施通风晾晒,或通风处摊平存放、天晴抢晒,防止发热霉变,保障粮食品质。
“12台播种机械已准备好,农户一个电话就能预约机械作业。”东营市东供吕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济宁说,“我们还设立了1处秋粮收购点,以每斤高于市价0.1元的价格敞开收购。截至目前,已收购系统内托管和订单农户玉米1300余吨。”
为让秋粮“颗粒归仓”,东营区供销社依托社有企业,早早就备足了“家伙事儿”——投入10台秋粮收获机械、2台(套)烘干设备,还腾出26000多平方米的晾晒场地,整合3台(套)镇压机械、13台(架)植保机械,不管是秋粮收割、晾晒烘干,还是镇压保墒、后续植保作业,都能更好地满足农户需求。(来源:爱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