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正以农业保险为支点,撬动金融资源更大规模流向乡村振兴领域。在10月15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对近日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介绍。这项在全国属于首创首试的改革,旨在破解“三农”多元投入难题。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邹传科)安徽正以农业保险为支点,撬动金融资源更大规模流向乡村振兴领域。在10月15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对近日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介绍。这项在全国属于首创首试的改革,旨在破解“三农”多元投入难题。
谷剑锋介绍,安徽自2022年在全国首创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以来,已取得积极成效。在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安徽决定全面推进此项改革,核心是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分险、增信、赋能作用,依托其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改革设定了清晰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试点全覆盖;至2026年,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带动涉农贷款余额力争达到3万亿元;到2027年,改革要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安徽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实施意见》系统规划了四大行动。改革将围绕“农业保险+”主线,实施多元融资、多维赋能、多链融合和多层次覆盖行动,具体包括打通“+信贷”“+担保”等政策堵点,设立线上信息共享板块,聚焦产业链推广“一链一险”模式,并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能力。
安徽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毅介绍了该局支持农业保险提质增效的相关工作。前期工作主要聚焦三方面:丰富农险产品供给,将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覆盖至全省,开发800余个特色农险产品;发挥农险增信作用,深化“农险+信贷”模式;扩展涉农服务范围,开展高标准农田保险试点和“防贫保”综合保险。
王毅表示,下一步,安徽将重点从四方面深化改革:完善农险经营管理机制,发挥国元农险带头作用;加大专属保险产品创新,开发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加强保险机构数字化服务能力,推动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在理赔全流程的应用;同时强化合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农业保险+”改革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