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这几天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政府突然夺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荷兰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把安世半导体强抢了过去。

其实这就是荷兰和美国早有预谋的事情,这事一出,中国马上反制,直接对荷兰进行断供,在断供19天后,中国又恢复了安世的供货,但是不卖给国外,而且结算必须用人民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的断供对荷兰等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

抢到手的“空壳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今年10月荷兰政府信心满满地出手,以“国家安全”这顶大帽子,直接干预了安世半导体,他们以为只要拿下了公司总部,换掉管理层,就等于把这家半导体巨头牢牢攥在了手心,荷兰想着在21世纪,一张法律文书的效力依然能够管控住实体生产链,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不得不说荷兰方面的行动真是快准狠,直接干预,甚至可以说是强行夺取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位于荷兰总部的管理层也很快就被换了血,外界普遍认为,荷兰的这个操作后边就是有美国的影子,荷兰和美国明显就是事先预谋好的,可是荷兰却不承认背后是美国在撑腰。

但是荷兰那边怎么也没有想到,远在中国的安世分公司根本不吃这一套,荷兰总部一纸令下,要免去公司销售市场部副总裁张秋明的职务,安世中国直接发表声明回怼,这个决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法律上无效,这简直是公开叫板,直接挑战了总部的法律权威。

这时候荷兰政府才尴尬地发现,他们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成了“老板”,但指令根本传达不到最核心的生产基地,他们费尽心机抢到手的不过是一个失去了核心的“空壳子”,真正的核心资产仍然安然无恙地留在了中国。

那有人要问了,安世中国敢这么硬气,底气到底从哪来?答案就是生产力!这家公司的命脉根本就不在荷兰的办公室里,而在中国的工厂车间,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大约8成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

那些支撑全球汽车工业运转的基础零部件,像电源管理芯片等,都是源源不断地从东莞等地的工厂里生产出来,更关键的是安世中国经过多年经营,已经打造了一套极其完整的本土供应链体系,从上游的晶圆制造到下游的封装测试,所有环节都能在内部循环。

这套体系已经让安世中国具备了彻底“独立运作”的能力,当总部的控制权被夺走之后,这套备用系统立刻就被激活了,紧接着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实施反制措施,直接禁止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与子组件出口。

这一招精准地切断了荷兰总部利用中国产能服务全球客户的通路,让荷兰方的“名义控制权”瞬间无法变现,事实证明,谁掌握了生产线,谁才真正掌握了话语权,而在长达19天的断供之后,安世中国宣布恢复供货。

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但是这次恢复附带了让人震惊的条件,首先恢复的供应仅限于中国国内市场,芯片只卖给国内客户,最关键的一点是所有交易必须,也只能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要知道在此之前,这类国际贸易的惯例都是使用美元或欧元。

安世中国的这一举动等于是彻底掀了桌子,要自己制定一套新规则,他们向所有分销商明确提出了新的交易要求,把人民币结算变成了铁律,这一招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业务调整,更是在美国频繁利用金融体系进行制裁的大背景下,强制使用人民币结算,是一次金融反击。

而且它直接在关键的高科技领域,开辟了一个不受美元体系影响的交易闭环,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能有效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稳定成本,这次的事情也可以被视为一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绝佳契机,安世事件意外地为人民币冲破美元金融体系的壁垒。

安世中国这看似内乱的举动,却在全球汽车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别看安世生产的只是不起眼的电源管理芯片,但一辆现代汽车上需要用到数百颗这样的基础零件,它的断供是致命的。

全车企急的跳脚
断供的消息一出,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瞬间就慌了,大众、宝马、奔驰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面临着芯片短缺的窘境,有些车企,虽然不是安世的直接客户,但他们的上游供应商极度依赖安世中国的零件,同样受到了连锁冲击。

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紧急发出警告,库存的芯片仅能维持短短数周,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坐不住了,敦促各方尽快解决问题,汽车制造商们面临着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的巨大风险,那将意味着会失去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有人也想过换供应商,但是但这条路根本走不通,更换芯片供应商的流程极其复杂,涉及到漫长的测试、认证等环节,最快也需要半年时间,这对于火烧眉毛的车企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了。

最终各方的巨大压力让荷兰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荷兰经济大臣不得不主动寻求与中国方面进行沟通,试图为自己当初的冒失行为寻找出路,这次的事情也说明了谁能满足市场的稳定需求,谁就掌握了全球的主动权。

安世半导体事件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的控制权早已不是一份法律文件就能定义的,它是由实实在在的生产能力、坚韧可靠的供应链、独立自主的金融工具和不可或缺的市场影响力共同构成。

对那些依然迷信总部权威的跨国公司来说,这也给他们提了个醒,单纯的法律所有权在强大的实体生产网络面前可能不堪一击,对各国政府而言,这次事件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试图用行政命令强行抢夺公司的,最终只会反噬自身的经济利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对于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也证明了构建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到底有多么重要,这不仅仅是商业策略,更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所在,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