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自《央视新闻》和《新华网》等媒体于10月27日的报道,今年10月26日下午,正在南海执行任务的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两架军机相继坠海。

先是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在下午2:45刚完成起飞动作便坠入海中;仅30分钟后,同属该航母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重蹈覆辙,在起飞阶段就径直砸向海面,时间是3:15左右。

尽管这两架军机上的5名机组人员均被搜救力量及时救起,但两架军机的坠毁在半小时内相继坠毁,也创下了比传统坠机大国印度更高的坠机频率,更暴露了美军在装备维护、战略部署中的深层困境。
大家从新闻中看到坠毁的两架军机,一架是直升机,一架是是美军主流舰载机,可能会认为它们都是老旧设备,不值什么钱,但是从造价来看,这两架军机的“含金量”远超外界预期。
其中MH-60R“海鹰”直升机的单价堪称“直升机界的奢侈品”——据英国路透社曾报道,印度政府2025年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购24架该型直升机时,合同总价值达26亿美元,折算单机价格约1.08亿美元。

而美军自用的大名鼎鼎的F-35战斗机,当前单价仅为80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架直升机的价格其实比五代隐身机F-35还高出近3000万美元。没想到吧,这款直升机居然比美国最先进的五代机还贵!

但其高价的背后,也对应着“海鹰”直升机强大的多任务能力:作为美军航母编队的“反潜守护神”,MH-60R搭载了AN/AQS-22“空基低频声呐系统”,可通过拖曳式探测器与25联装声呐浮标精准定位水下目标,同时配备轻型鱼雷与先进多模式雷达,既能反舰又能识别低空反舰导弹、无人机,是航母战斗群不可或缺的“多面手”。

另一架坠毁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同样价值不菲。根据军事媒体“航空知识”的数据,2021年该机型的单座版单价已达0.94亿美元,受通胀与装备升级影响,2025年其单价已突破1亿美元,而双座版的价格更贵。

作为美军航母舰载机的主力机型,F/A-18F是第四代舰载机中的佼佼者,具备超音速飞行、多武器挂载能力,可执行制空、对地打击、电子战等多重任务,单架造价中仅航电系统与发动机成本就占比超60%。

此次两架军机坠毁,相当于美军半小时内将2亿美元“直接扔进大海”,若算上后续打捞、人员训练、装备补充等隐性成本,实际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

这场“连环坠机”并非偶然,而是美军装备老化、维护漏洞与战略透支的集中爆发。

从装备本身来看,“尼米兹”号航母已服役超40年,正处于退役前的最后一次部署周期,其搭载的蒸汽弹射器、核反应堆等关键设备因长期高强度运转,故障率较设计标准飙升三倍。

而美军近年来的“拆东墙补西墙”式维护,也让问题雪上加霜,据美问责局的报告显示,为维持装备可用性,海军常拆解停飞飞机的零件维修现役装备,F/A-18系列战机的关键零件更是被承包商垄断,自主维修能力缺失,直接导致装备故障频发。

另外,此次美军两架不同机型接连在起飞阶段坠毁,不排除因飞行员操作流程失误、对突发故障判断偏差导致的人为失误等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事故发生在美军战略威慑的关键节点。2025年10月,中美正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展经贸磋商,稀土出口管制、关税调整等议题成为谈判焦点,而且美军也在不断加强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尼米兹”号此次进入南海,本是为了通过军事存在向中方施压,却不料因装备事故“颜面尽失”。

这种“威慑不成反丢分”的尴尬,折射出美军当前的战略困境:为维持全球霸权,美军不得不将老旧装备投入高强度部署,而装备老化与维护缺失又导致事故率飙升,形成“部署越密集—事故越多—威慑力越弱”的恶性循环。
2025年以来,美军已发生多起重大装备事故,1月阿拉斯加军事基地一架F-35因液压油污染坠毁,2月圣迭戈军事基地一架EA-18G电子战飞机坠海,5月“杜鲁门”号航母一周内连摔两架F/A-18,如今“尼米兹”号又添新伤。

更不济的是,美国造船业早已日薄西山,仅有的一点造船能力也因“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福特”级航母的建造满负荷运转,劳动力短缺与供应链脆弱问题突出,新型万吨舰仅设计就需5年,新装备更新日期大幅延长。

南海的海水仍在冲刷着军机残骸,这场事故却给美军敲响了警钟:军事威慑的核心从来不是装备的“高价”,而是体系的“可靠”。
当一架直升机的价格超过第五代战斗机,当半小时内2亿美元资产化为泡影,美军更应反思的是:在追求“全球霸权”的路上,是否早已偏离了装备发展与战略部署的基本逻辑?若不能解决维护漏洞、工业短板与战略急躁的问题,美国海军再多的“高价装备”,最终也只会成为坠海的“海底垃圾”。
消息来源:《西安晚报》10月27日报道《在南海坠毁的美军直升机单价超1亿美元,比F-35战斗机还贵》
全球最大电动船宜昌下水,蓄电达2.4万度,换一次电可航行一千里
美航母来南海执勤,两架舰载机在半小时内相继坠海,什么原因?
1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在广东肇庆,能量堪比40颗核弹爆炸,一座山被砸成巨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