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美联储降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因为美国政府的停摆,导致美国的宏观数据缺失。在过往,宏观经济数据是指导美联储降息与否的重要参照系。现在,美联储现在没有参照系了….
当美联储不知道经济好与不好的时候,它其实也就不知道该不该降息了。所以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就只能根据此前的数据趋势,以及当时的降息概率,来进行决策!
那也就有了这次的,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下一次议息会议,也就是12月11号,可能还会再降息一次,也是25个基点。
我们甚至都怀疑这是特朗普为了让美联储降息,故意做出来的局。这太离谱了….历史上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而且,还有一个更离谱的是,从美国政府停摆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还没有任何消息情况呢,方案还没谈妥呢,当时市场认为谈判的矛盾应该两周内就能解决,停摆很快就会结束。现在,一个月了…
所以,到了现在,美联储的决策,也只能按照原有的规则,大家来投票,决定降息的事。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的降息周期其实是在加速的,现在美联储的利率已经到了4%,这相比此前最高时期5.5%的利率,已经降了很多了。
降息的影响
这一次降息,已经是2024年9月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了,降息周期开始加速,对资本市场是不是好事?当然是。利率从5.5%一路压到4%,而且还在往下,美联储已经是明确进入宽松通道了。
降息意味着钱更便宜了,海外的个人和企业借钱变得容易了,融资利息更低了。当无风险利率往下掉的时候,资金就会开始到处找更高回报。股票、房产、甚至新兴市场的高弹性资产,估值都在上抬。
但是,这轮降息,不完全是锦上添花,更像是提前止血。
过去正常情况下,只有美联储看到宏观经济稳了,通胀往下走了,美联储才会慢慢下调利率,助推经济。但现在不是。现在的背景是,美国政府停摆,关键宏观数据月度更新中断,统计口径都暂时卡住,美联储这一次等于是闭着一只眼睛在开车,所以今后美国失业人数会不会因为政府停摆造成更多影响,再或者在停摆结束后,发现经济重新走向通胀,都不确定。
所以我们在资本市场也看到一个很微妙的现象——结构分化。最抱团的美国头部资产,开始走得更强,因为国际资本认为这个可能安全边际更高。在当下的全球资产当中,美国股市依然是最能承受坏消息的那个地方。
因为美元仍然是全球结算货币,美债仍然是全世界的避险资产池,美国的科技公司仍然控制着全球主要的核心技术。
所以全球资金的心态是,不把钱放在这,还能放在哪?所以就出现了现在的这些现象。
全球股市估值升高,货币在宽松,政治紧张,但是,资金仍然在不断涌向股市…
还有一点,特朗普不断要求美联储加速降息,看上去是为了经济,其实更是在帮美国的财政。利息成本每往下压一点,政府的资金链就能再多撑一段时间,这对于特朗普执政也是有好处的。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降息带来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美元利率往下走,美元边际上会变弱一些,这对人民币、还有对港股这种高度依赖外资定价的市场,都是有一定正面情绪的。
第二,是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会更高一些,即便是在今天,中国几个资本市场的估值在全球也仍然属于是价值洼地,很多资金也会来这里配置,哪怕只是短期。
至于有些人问,降息会不会让中国经济也变得更好,很明显,不会!
美联储会降息,不等于企业的利润会上升。它能带来的只是资金风险偏好的抬头,是估值上的一点松动。且对于中国来说,海外降息也只能给人民币的贬值减轻压力,最后映射到中国自己的内需。还是要靠中国内部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来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