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普遍认为美国人均月薪高达5000美元呢?
很多人都觉得美国工资高,工作也容易找,似乎是天堂般的存在。那这真的是事实吗?美国的工资真的那么高吗?
一、数据中的误导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收入水平很高,实际上是被“平均工资”这一数字误导了。
就像有网友调侃的:“我和马斯克的平均身价也有几百亿呢,这能代表我有钱吗?”这句话其实揭示了一个道理:平均数的背后隐藏着巨大差异。
其实,许多低收入群体的月薪都在2000到4000美元之间,这样的收入对于生活在美国的很多地方来说,仅仅够维持基本的生存。比如在纽约,一位超市收银员@Lily在小红书上晒出了她的工资单:月薪2800美元,扣掉15%的税后,她的到手工资只有2380美元。她在布鲁克林租的一个一居室每月房租要2500美元,房租就几乎把她的工资全部消耗掉了。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她只能通过晚上做兼职家政工作来维持生活。
有房的人情况更糟。加州的一位退休教师@Rober透露,他的房子估值为110万美元,每年需要支付6600美元的房产税。去年,他生病请了长假,没收入,差点交不上税,如果拖得更久,房子可能会被拍卖,那时候,他就只能露宿街头了。
二、谁在制造“美国梦”
这些看似离谱的说法,背后有很多是被精心包装和宣传出来的。
其中,移民中介是最积极的推手之一。他们天天宣传“在美国刷盘子三个月就能攒够首付”,却没有提到美国中等住宅的均价已经达到了27.3万美元,普通人想要攒够首付需要十年以上;他们宣传“美国的医疗和教育都免费”,却没有告诉你,美国的公立医院即使只是看个小感冒,也要等上8个小时,家庭医保每月的费用平均为1437美元,而且还要自掏腰包承担较高的自付部分。
早期移民的“幸存者偏差”也在不断添乱。一些硅谷的工程师,比如大卫,会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年薪20万美元的生活,但他们往往会隐瞒自己拥有斯坦福博士学位的背景。实际上,能够拿到这样工资的人,往往是百里挑一的精英,而大部分普通人是看不到这些的,只记住了“美国收入高”这一印象。
三、对账时刻
在小红书的“跨国对账”话题中,许多两国普通人的生活细节被揭示得很清楚。
美国网友@Emma晒出了她女儿的大学账单:纽约州立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50万美元,而贷款利息就得高达12万美元。
中国网友@小雨在下面回应:“我读的是985大学,一年学费才5000元,还拿了国家奖学金,毕业时一点债务都没有。”

另一位美国网友吐槽说“剪个头发要40美元”,而中国网友则回复道:“我们这儿30块人民币就能剪得很不错。”

这样的“对账”让两国网友对彼此的真实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就像美国网友@Sarah在告别帖里写道:“以前我觉得中国很落后,现在才知道他们看病不贵、上学不难,反而是我们美国人的生活压力更大,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视角来看,美国确实拥有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像哈佛、斯坦福这些世界一流的大学,2025年的学费和综合费用几乎会达到9万美元;但与此同时,美国也有超过350万的底层贫困人群,他们为生存而奋斗,仅加州就有18.7万无家可归者。
中国虽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医保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普通人的基本生活有了更多保障。
正如有网友总结的那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