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首艘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076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重点检测验证动力、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这艘排水量达4万余吨的新型舰艇,自去年12月下水后已完成系泊试验和装设备调试。
值得关注的是,四川舰不仅是中国首艘,也是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排水量4万余吨,能搭固定翼、直升机及两栖装备等,可谓战斗力拉满。

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据中国军号

四川舰是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据中国军号
同样使用了电磁弹射技术,“四川舰”与刚服役的福建舰航母在作战场景和技术性能上有何区别?军事专家曹卫东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透露,二者的定位标准在于甲板下方是否设有坞舱,这也是四川舰与福建舰最关键的差异所在。

军事专家曹卫东。
他说,福建舰作为航空母舰,甲板下方为完整机库空间,核心功能是搭载各类固定翼作战飞机、预警机,主要执行深海大洋制空权争夺、制海权掌控及由海向陆打击任务,不具备两栖装备投送能力。而四川舰作为两栖攻击舰,采用“机库+坞舱”双舱设计:机库用于停放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及无人机,坞舱则专门装载两栖坦克、装甲车、气垫船等登陆装备,核心任务是执行登岛登陆作战,实现“由海到岸”的兵力与装备投送。
为何两栖攻击舰需要搭载电磁弹射系统?曹卫东解释,这一设计是中国海军的创新突破。此前全球范围内,两栖攻击舰要么依赖直升机垂直起降,要么像美国级那样搭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机,从未有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配置。由于我国暂无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通过加装电磁弹射系统,四川舰可实现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的弹射起飞与阻拦着舰,既能达到美国两栖攻击舰的空中作战性能,又弥补了相关技术短板。
与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相比,四川舰更具功能优势。他认为,美国级为强化空中打击能力取消了坞舱,导致无法投送重型两栖装备,只能依赖空中投送弥补;而四川舰既保留完整坞舱,可通过气垫船、两栖坦克实施海上抢滩登陆,又能通过电磁弹射系统释放固定翼战机和无人机,形成“空中打击+海上投送”的立体作战体系。4万吨的排水量让其在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的同时,能充分保障两栖装备的装载需求,实现多重功能的均衡兼顾。
曹卫东强调,四川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应用属全球首创,其不仅能搭载有人固定翼飞机,还可适配多款无人机,执行空中支援、通信中继、侦察监视等多样化任务。相较于传统两栖攻击舰,四川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作战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既具备两栖攻击舰的核心投送功能,又拥有接近航母的空中作战支援能力,成为世界上功能最全面、作战效能最强的两栖攻击舰之一。
釆写:南都N视频记者潘珊菊 莫倩如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