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回购热情持续升温,头部公司纷纷加入回购行列。中国交建等行业龙头企业宣布大额回购计划,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交建6月30日披露回购方案,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设定为5亿元至10亿元区间,回购价格上限为13.58元每股。回购实施期限为股东会审议通过方案后12个月内,所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
多家公司在回购期限设置上呈现短期化特征。盛新锂能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进行回购,资金规模为4亿元至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17.75元每股,实施期限仅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三个月内。
实际控制人主动提议回购的情况日益增多。陕西金叶实际控制人袁汉源向公司提议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4000万元,不超过7000万元。提议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旨在维护投资者利益,推动股票价值合理回归。
除发布新方案外,多家公司积极实施前期回购计划。紫光国微6月27日实施首次回购,回购股份约77.55万股,成交金额约4961.73万元。此前公司已制定回购资金1亿元至2亿元的方案,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盛美上海在首次回购前调整价格上限,将回购价格从99.02元每股上调至120元每股。公司首次回购44.34万股,支付资金约5001.23万元。
回购专项贷款成为重要资金来源。海鸥股份获得工商银行1.08亿元贷款承诺额度,山鹰国际获得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3亿元专项回购借款承诺。
Wind数据统计显示,自2024年10月以来,A股共有674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得回购增持贷款。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达到1345.97亿元,为市场回购活动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昊海生科等公司根据权益分派情况调整回购价格上限。公司将回购价格上限从89.31元每股调整为88.72元每股,调整起始日为除权除息日。
回购增持贷款作为金融工具,为公司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据悉这一机制有助于上市公司及重要股东更有效地实施回购和增持计划,进而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