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通讯员张翔 杨焜 段彦哲
“感谢人民银行,真没想到40多年的收款单还能兑付,否则这张国债收款单就永远‘沉睡’在账本了。”7月3日,焦作市山阳区新城街道定和村民委员会的会计孟九凤紧紧握住国库工作人员的手,难言激动之情。
据了解,这张收款单是1982年5月24日由原王褚公社定和大队购买的金额100元的国债收款单。
孟九凤回忆说,王褚公社定和大队因行政区划的原因名称发生了多次变更,这张收款单在账本上挂账多年,成了清产核资的问题和财务人员的“心头病”。由于年代久远,兑付工作涉及历史数据查询、凭证真伪核验、系统参数维护等多环节挑战。
面对难题,中国人民银行焦作市分行立刻启动历史国债兑付专项处理机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国家金库河南省分库汇报,仔细核对存根联信息,反复研究政策条文,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及时联系当地财政部门帮助寻找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文件,主动与定和村民委员会沟通协调。
该行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修改完善兑付证明材料,主动收集身份证复印件、兑付账号等资料,简化流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这笔国债收款单兑付资料收集和流程处理,兑付款已划入定和村民委员会的银行账户。
这笔1982年国债收款单的成功兑付,是维护国债信誉,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践行“央行国库、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的一个真实缩影。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该行将进一步拓展国债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发挥储蓄国债在县域农村地区的普惠作用,通过“办好实事”强化行动成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民生福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