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沪铜期货价格高位震荡】主力合约开盘报 80610 元/吨,最高触及 81810 元/吨,最低下探至 79820 元/吨,最终收于 80610 元/吨,周内微涨 0.14%。 现货 1#铜均价报 80912 元/吨,环比上涨 2.43%;广东现货 1#铜均价报 80934 元/吨,环比上涨 2.57%,升水企稳在 120 元/吨左右,显示现货市场挺价意愿强烈。 宏观方面,美联储3 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暗示年内或降息两次,美元指数走弱支撑铜价;美国 2 月零售销售数据疲弱加剧市场对放缓的担忧,避险情绪与宽松预期交织。美国拟对进口铜加征关税的预期升温,导致全球铜贸易流向调整。 供需方面,国内铜精矿加工费延续负值,2 月冶炼厂亏损扩大至 2093 元/吨,部分炼厂计划 4 月检修减产;印尼临时允许自由港出口精矿、巴拿马放行 12 万吨库存,短期缓解海外供应压力,但长期优质矿山开发周期拉长,供应隐患仍存。尽管冶炼亏损,国内电解铜产量维持高位,3 月上半月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 24%,新能源车增长 41%,带动铜杆开工率回升,但高铜价抑制下游备货,现货成交以散单为主。地产领域新开工面积同比锐减 30%,压制铜管、线缆需求;但政策托底效应显现,1-2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1%,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汽车消费回暖。光伏及新能源基建增量显著。 综合而言,铜市呈现“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特征,需重点关注 3 月下旬库存变化、炼厂检修计划及美国关税政策落地进展,中长期看,绿色转型与供应瓶颈仍将主导铜价上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