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菊
在被中国平安收购九年后,中国最大的汽车垂直媒体平台——汽车之家再度易主。8月28日,海尔集团官方宣布,其旗下卡泰驰控股已完成对汽车之家的战略入股交易交割及董事会改组,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从平安手中接过控股权,正式成为汽车之家的新掌舵人。
本次交易中,卡泰驰控股收购了中国平安旗下云辰资本所持有的汽车之家约43.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交易完成后,平安产险通过云辰资本间接持有约5.1%的股份,并保留一个董事会席位,标志着平安作为大股东时代的终结,但仍作为重要财务投资者参与其中。
这笔自今年2月就已宣告的交易,历经半年终于尘埃落定,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审视:一家家电巨头,为何要斥巨资买下一家处于业绩下行周期的汽车媒体?几经易主的汽车之家又将走向何处?
针对外界“海尔是否要造车”的猜测,海尔首席品牌官王梅艳已明确否认,并表示收购旨在布局汽车后市场服务。资料显示,卡泰驰控股是海尔进军汽车领域的核心载体,于2022年11月21日成立,公司位于青岛市高新区,注册资本达6.8亿元。其业务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和车后服务领域,主要涵盖二手车全周期服务、个性化定制和基础设施服务三大板块。
海尔在汽车后市场进行了多个布局。2021年,海尔与上汽、奇瑞等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数控管理的汽车生产线;2022年,海尔旗下聚焦汽车改装、充电桩、智能座舱业务的平台卡泰驰正式成立,同年卡泰驰并购美驰名车;2024年7月,卡泰驰加速线上平台建设,上线卡泰驰二手车智能交互商城,并宣布位于苏州张家港的二手车整备工厂正式投产使用。不过,海尔后市场的核心短板在于线上流量入口,而这被认为是汽车之家最核心的价值。
汽车之家由李想创立于2005年,凭借专业的内容和社区运营,迅速崛起为中国汽车垂直网站的“三巨头”之一,其影响力和流量至今仍位居行业顶端。根据SimilarWeb等第三方平台数据,其日均独立访客数和用户停留时长在同类平台中依然保持领先,积累了海量的精准购车用户和车主数据。
2016年,中国平安以16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7.4%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此举被认为是为了提升其汽车保险业务。
平安收购汽车之家后,对管理层进行了大换血,业务运营方面却陷入混乱,还因乱收费、乱涨价等现象遭到车企投诉。在此期间,汽车之家构建了媒体服务、线索服务(向经销商销售意向用户信息)、在线营销三大业务体系,并在2018年至2020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稳步增长,但其“流量变现”模式逐渐遭遇瓶颈。从2021年起利润下滑,到2024年仅为16.8亿元,四年间“腰斩”。
根据汽车之家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利润全线下滑,其中净收入为人民币 17.581亿元,同比下降6.14%;归属公司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157亿元,同比下降20.7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989亿元,同比下降约21.74%。
业务方面,受车企特别是燃油车品牌广告预算削减的影响,汽车之家传统的媒体广告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暴跌35.46%,占比从过去的支柱性地位滑落至16.24%。而作为新的营收主力,线索服务也面临新能源汽车直营模式崛起和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之家不得不频繁调整业务重点,尝试在线营销和其他新兴业务。
如今汽车之家再次更换掌舵人,业务预计将进一步跟随调整,未来发展再添不确定性。2月上任的汽车之家CEO杨嵩表示,汽车之家将与海尔、平安协同合作,推动从汽车垂直媒体向汽车生态平台的战略转型。
收购汽车之家后,卡泰驰预计会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一方面,借助汽车之家的线上平台,拓展卡泰驰线下门店的业务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利用卡泰驰线下门店的优势,为汽车之家用户提供线下体验。不过,多次易主的汽车之家究竟还能否发挥出其流量价值,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