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随着半年报的披露,中国城商行头部阵营迎来历史性变局,区域经济动能、战略定位差异与内部治理水平共同改写了竞争格局。
随着2025年上市银行半年报发布结束,城商行板块的“一哥”之争尘埃落定。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到4.79万亿元,超过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不仅在资产规模上跃居城商行之首,更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方面展现出全面领先态势。
这场超越并非偶然。江苏银行凭借深耕长三角经济腹地、深化数字化转型和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而北京银行则面临净利润增速骤降、内部治理挑战和区域经济转型阵痛。
新王登基,江苏银行规模与效益双领先
江苏银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行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21.16%,增速明显高于北京银行的12.53%。这意味着江苏银行不仅实现了规模超越,更保持着更高的发展动能。
盈利能力差距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同期,北京银行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仅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同比增长1.12%。江苏银行上半年净利润比北京银行多出51.85亿元,优势明显。
资产质量方面,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年末的0.89%进一步降至0.84%,拨备覆盖率为331.02%;而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0%,拨备覆盖率不足200%。
背后较量,区域优势与战略差异定胜负
江苏银行的崛起得益于其对公业务深度绑定区域经济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约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
江苏银行瞄准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赛道,捕捉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红利。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0%,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达22.20%。
零售业务成为江苏银行增长的又一引擎。2025年上半年,该行零售AUM(管理客户资产)规模突破1.59万亿元,半年新增超1600亿元;零售存款余额达94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
反观北京银行,近年来却频频因高管人事更替、盈利能力滑坡与合规漏洞饱受外界质疑。2024年,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仅0.81%,几乎陷入停滞。
2023年6月,北京银行曾因多达14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重罚4830万元,其中包括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房地产类信贷违规等。监管处罚接连不断,暴露出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短板。
城商行头部座次重排,区域经济分化是其深层原因。江苏银行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尤其是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企业聚集优势,实现了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北京银行则面临着首都经济功能调整和传统增长模式挑战。尽管新管理层提出了“五大转型”战略,但转型成效尚需时间检验。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已形成清晰“三层梯队”竞争格局。江苏银行与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共同构成第一梯队;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构成第二梯队;其他区域银行为第三梯队。
未来城商行的发展需摒弃“大而全”的思路,转向“小而美”、“专而精”的差异化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