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格:议价
藏品编号:YX25090103
在古钱币收藏领域,能同时集齐“名家签名、大面值试铸、中西工艺融合”三大稀缺属性的藏品,堪称凤毛麟角。而中华民国三年“L.GIORGI”签字版袁大头伍圆银币,正是这样一件跨越百年的珍品——它不仅是民国初期币制改革的实物见证,更因意大利雕刻师路易·乔治(Luigi Giorgi)的签名加持、伍圆大面值的试铸背景,成为收藏市场中“一币难求”的硬通货,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民国货币工艺的巅峰水准与历史厚重感。
藏品概览:民国试铸银币的细节典范
- 名称:中华民国三年“L.GIORGI”签字版袁大头伍圆银币
- 年代: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依据“中华民国三年”字样、“L.GIORGI”签名特征及试铸币工艺断代标准判定)
- 类别:中华民国初期机制银试铸币·袁大头系列
- 特征:
币体规整厚重,直径约45毫米,重量约38克(符合银质试铸币材质特性),上手掂之有明显“压手感”。银币表面因自然氧化形成温润包浆,或呈浅灰银白、或泛淡褐光泽,无刻意做旧痕迹,氧化层均匀附着于币面,既保护银质本体,又增添岁月沧桑感。正面中央为袁世凯侧面肖像,雕刻精度堪称近代机制币巅峰:发丝根根分明,从头顶至耳后呈自然渐变排列,无杂乱重叠;胡须呈八字形,每根胡须的粗细、弯曲弧度都精准把控,甚至能看出胡须的“生长走向”;面部眉骨、颧骨线条立体自然,眼神深邃有神,将人物庄重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肖像右侧镌刻“L.GIORGI”英文签名,字体为大写斜体,“L”竖笔挺拔、“G”曲笔圆润、“I”点笔小巧,笔画深度约0.1毫米,与币面平齐不突兀,触摸可感知清晰刻痕,是鉴别其身份的核心标志。背面中央铸“伍圆”币值,字体端庄稳重,笔画刚劲无歪斜;周围环绕嘉禾纹饰,谷穗饱满圆润、颗粒间距均匀,叶片舒展自然,边缘呈轻微波浪形,底部绶带缠绕流畅无生硬褶皱,寓意“五谷丰登”,契合民国初期“重农固本”的社会理念。
民国币制改革的试铸叙事
民国初年,清末货币混乱的问题愈发严峻——市场上银锭、碎银、方孔钱与“鹰洋”“站洋”等外国银元混杂流通,成色、重量毫无标准,不仅导致交易纠纷频发,更让国家货币主权旁落。为扭转局面,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决定铸造以袁世凯头像为核心的“袁大头”银元,将其定为国家主币,开启币制统一进程。
随着“袁大头”壹圆主币逐步流通,大额贸易中“携带大量壹圆银元不便”的问题凸显,市场亟需大面值货币,伍圆面值“袁大头”的试铸就成为必然探索。为确保工艺达到国际水准,北洋政府特邀意大利籍雕刻师路易·乔治加盟北洋造币总厂,担任首席雕刻师。路易·乔治将西方写实铸币技艺融入设计:摒弃传统钱币“平面写意”风格,以解剖学原理塑造袁世凯立体肖像,用精细雕刻呈现嘉禾纹饰的层次感,还开创性地在币面留下个人签名,成为中西铸币文化交融的印记。
然而,伍圆“袁大头”最终未能正式发行:一方面,民国初期军阀混战、财政匮乏,银料储备不足,大面值银币批量铸造易引发通胀;另一方面,银质大面值货币冲压工艺难度极高,模具损耗快、成品率低,难以满足量产需求。多重因素下,伍圆“袁大头”仅留存少量试铸币,而带有“L.GIORGI”签名的版本,因“签名稀缺+未发行+银质试铸”三重属性,成为民国币制改革“未完成却珍贵”的历史见证。
中西融合的铸币匠心
(一)“L.GIORGI”签名:西方工匠的品质认证
这枚银币最核心的工艺亮点,便是“L.GIORGI”签名的设计与镌刻。路易·乔治作为西方专业雕刻师,其签名并非简单标注,而是经过精心布局:签名位置选在袁世凯肖像右侧,既不遮挡人物细节,又与币面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字母线条粗细均匀,深度控制精准——既避免因过深导致流通中磨损,又防止过浅造成辨识度低,每一笔都体现“工匠对作品负责”的西方传统。
这种“签名铸币”模式,区别于中国传统钱币“无个人标识”的特点,在民国初期尚属罕见。它不仅是路易·乔治对自身工艺的自信背书,更暗含北洋政府“与国际货币工艺接轨”的意图,让这枚试铸币从“普通货币样品”升级为“中西工艺融合的艺术品”。
(二)袁世凯肖像:写实技艺的巅峰呈现
正面袁世凯肖像,是西方写实雕刻技艺的经典体现。路易·乔治采用“分层雕刻法”:先以粗线条勾勒人物轮廓,确定头、肩、颈的比例;再用细刀刻画面部细节——眉骨凸起处线条略深,颧骨凹陷处线条渐浅,通过明暗对比塑造立体感;发丝与胡须则用“微雕技法”,以0.05毫米的细刀刻出纹理,确保“远观神态逼真,近赏细节清晰”。
这种写实风格,打破了中国传统钱币“人物扁平化”的局限,让袁世凯肖像既保留政治人物的庄重,又具备艺术作品的生动性,成为民国铸币工艺从“传统写意”向“西方写实”转型的标志性成果。即便银币氧化,肖像的立体感与细节精度仍清晰可辨。
(三)嘉禾纹饰与边齿:传统寓意与实用工艺的结合
背面嘉禾纹饰虽延续中国“五谷丰登”的传统吉祥寓意,却融入西方工艺的细腻感。雕刻师先以直尺定位“伍圆”币值与嘉禾的间距,确保对称规整;再用“阴刻法”刻画谷穗纹理——谷粒用圆形浅刻表现饱满感,叶片用线条粗细变化体现舒展态,绶带则通过弧度变化展现“飘动感”,避免传统纹饰的呆板。
边齿工艺兼顾防伪与实用:采用“机器冲压直齿”,齿距误差不超过0.1毫米,每道齿纹深度一致,既防止私铸仿造(仿品难以复刻均匀边齿),又避免使用中划伤手(边齿边缘经轻微打磨,触摸无锋利感)。这种“美观与实用兼顾”的工艺,是民国机制币超越传统手工铸币的重要标志。
收藏价值:稀世银币的三重核心魅力
(一)历史价值:民国货币改革的“活化石”
对藏家与研究者而言,这枚银币是解码民国历史的珍贵实物:
- 它见证了民国初期“从货币混乱到统一尝试”的历程,反映北洋政府“挽回货币主权”的努力与局限,是研究近代中国货币制度转型的核心资料;
- “L.GIORGI”签名与伍圆试铸背景,记录了中外铸币技艺交流、大面值货币探索的细节,填补了民国试铸币研究的“工艺空白”;
- 未发行的属性,揭示了民国财政、工业水平对货币发行的制约,为研究近代经济史、工业史提供了独特视角,历史价值不可替代。
(二)艺术价值:中西工艺融合的典范
从艺术角度看,这枚银币是民国机制币艺术的巅峰:
- 袁世凯肖像的写实雕刻、“L.GIORGI”签名的设计感、嘉禾纹饰的细腻感,三者和谐统一——既有西方艺术的精准立体,又保留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展现“中西合璧”的独特美感;
- 铸造工艺上,银质币面的平整度、图案的清晰度、边齿的规整度,均达到“官窑级别”标准——无图案模糊、无文字歪斜、无边齿残缺,即便氧化,仍能体现试铸币“工艺极致”的追求,是近代货币“实用性与审美性”高度融合的代表。
(三)市场价值:稀缺属性下的财富潜力
在收藏市场中,这枚银币的价值核心在于“三重稀缺”:
1. 签名稀缺:“L.GIORGI”签字版袁大头本就少见,伍圆面值更是凤毛麟角,多数藏家仅在拍卖图录中得见;
2. 材质稀缺:银质试铸币因银料珍贵、冲压难度大,存世量远少于普通试铸币,品相完好者更是稀缺;
3. 状态稀缺:历经百年仍保持“氧化自然、图案清晰、边齿完整”的品相,无修补、无磨损,在同类藏品中极为罕见。
近年来,类似藏品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十分亮眼。随着古钱币收藏市场逐渐向稀缺试铸币倾斜,这枚试铸币的市场价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是藏家提升收藏档次、实现财富增值的优质选择,其未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吸引着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目光 。
藏试铸珍品,品民国风云
上述藏品均为杜先生本人亲自实物拍摄(非专业拍摄,实物更为清晰、美观。),现杜先生诚心传递,价格可洽谈。这枚中华民国三年“L.GIORGI”签字版袁大头伍圆银币,不止是一枚钱币,更是一段民国历史的缩影——它藏着币制改革的努力,载着中西工艺的交融,也印着时代转型的印记。
若您是深耕近代机制币的藏家,它将填补“民国签字版伍圆银试铸币”的收藏空白,让您的典藏体系更具稀缺性与完整性;若您是历史爱好者,手握这枚银币,仿佛能穿越到1914年的北洋造币厂,见证工匠调试模具、验证工艺的专注,感受民国初年“破旧立新”的时代脉搏;若您是着眼长期投资的藏友,其“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持续攀升的市场价值”,将为您的资产配置增添“文化+财富”的双重保障。
收藏这枚银币,不仅是拥有一件稀世珍品,更是守护一段不可复制的民国记忆,让百年前的铸币匠心与历史风云,在您的藏馆中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