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全球战略部署正陷入混乱局面,白宫方面原本以为所有国家都会像欧盟和东盟那样容易掌控,却未料到在东北亚地区遭遇了重大挫折。且不论中俄两国凭借何种实力让美国的战略计划难以推进,就连被视为亲密盟友的日本也在关税谈判中多次施展手段,这迫使特朗普不得不分散精力来应对该地区的复杂局势变化。

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透露,计划于十月前往韩国庆州出席APEC峰会期间,将与两位重要人物举行会晤。这一消息引发外界广泛猜测,普遍认为这两位重要人物很可能是中国和朝鲜的领导人。就在特朗普释放这一信息的同时,中国方面公布了最新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数据,这一重要信号在美国看来意味着什么,以及中美领导人会晤可能涉及哪些议题,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33222亿美元,黄金储备则维持在7402万盎司的高位。单独来看这两个数字可能难以形成直观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数据相比前期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黄金储备已经实现连续十个月的净增长。更引人注目的是,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持续攀升,目前已达到7.64%的历史新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外汇金融管理方面的系统性调整,通过重点增加黄金储备来适度降低对美元储备的依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并非在大量抛售美元和美债,相反流入中国账户的美元资金仍在持续增加。 这种双线增长态势的背后,反映出国际资本正在加速流入中国市场。一方面是由于中美关税政策再次延期,促使两国贸易额大幅增长,双方企业都在争分夺秒地赶在下一轮谈判前完成交易。另一方面,美联储和白宫政策的不确定性,使中国市场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加之中国多次向国际社会释放深化改革开放的积极信号,让世界看到中国仍在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非仅仅争夺现有市场份额。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让特朗普意识到,在经济领域对中国实施围堵策略是行不通的,至少在这场持久战中,美国显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无论是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内部因素的不确定性,特朗普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战略缓冲,包括对中美贸易战后续关系的规划,这些重大决策绝非通过几次官员层面的会谈就能确定。

特朗普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倾向于采取强势姿态,但就经贸问题而言,再多次的高层会谈也比不上一次元首间的直接对话来得有效。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方面此前对韩国APEC峰会的邀请持否定态度,甚至称其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在中俄朝三方加强互动以及美方提前透露会晤消息的背景下,朝鲜领导人出席此次峰会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特朗普的种种博弈策略,本质上都是在为维护全球霸权地位做准备。实际上,凭借美国主导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要维持其领先地位并非难事。问题在于特朗普的野心过大,他既想改革美债体系,又希望各国市场继续为美国输血,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法自然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不认同是一回事,敢于采取实际行动进行反抗则是另一回事,而反制力度如何把握更是需要慎重考量。在这方面,世界各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是大多数国家,第二类是印度,第三类则是中国。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只有让其真正感受到痛楚,戳破其虚张声势的表象,才能促成平等对话。放眼全球,似乎只有中国具备这样的实力和底气来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