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石榴开始陆续上市,饱满多汁的石榴籽让人垂涎欲滴,但你知道吗,石榴还是秋季的“养生果”!俗话说“一颗石榴五服药”,石榴果、石榴皮、石榴花、石榴叶、石榴根都是宝。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药学部中药师祁玲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鲜成熟的石榴确实是一种营养密度很高的水果,秋季适当食用可生津、润燥,缓解秋燥。但对于石榴的其他部位,无论是食用还是药用,都需谨慎。
视觉中国
中医讲究“不时不食,顺时而食”,应节且符合时令而成熟的食材,是最得当令之“气”而养当时之人。祁玲玲介绍说,秋季饮食建议少辛增酸,而石榴味甘、酸、涩,本身就符合这一饮食原则,可以养肝、养肺、养阴。而它生津止渴、收敛固涩的功效,也有利于人体把夏季浮越在外的气血收敛回体内,储蓄妥当,以便更好地过冬。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石榴还是“抗氧化之王”,其富含其他水果少有的维生素E,它能够发挥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能力远超蓝莓等水果。丰富的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还有研究表明,常喝石榴汁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记者发现,当下年轻人喜欢追求“季节限定”。甚至有不少网友放弃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开始自制“秋天的第一杯石榴汁”。对此,祁玲玲提醒,特别是在饮用纯石榴汁时一定要注意较高糖分对血糖的影响,健康人群建议每日饮用量控制在200ml左右,糖尿病患者谨慎饮用,避免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多热量,甚至引起肠胃不适。
“石榴多食,助火生痰。”祁玲玲还补充说,石榴属于温性水果,更适合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寒的人群适量食用,阴虚火旺者需控制摄入量,以免上火、加重口干舌燥等不适。“当然,在食用时可搭配梨、藕等凉性食材平衡属性。”
虽说石榴是一个“全身是宝”的植物,网上也流传着各种石榴的一些部位可入药治病的说法,比如流鼻血时用将石榴花揉成小团填塞鼻子可以止血;将石榴叶放锅内炒热,布包敷于腹部,可治疗急性肠炎导致的水泻不止……但“是宝”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比如石榴根,因为其含有毒性成分,现已极少使用,且禁止自行采挖。
祁玲玲表示,药典中明确有记载的石榴可入药部位只有石榴皮。“石榴皮有很好的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等功效,将石榴皮晒干后煎剂内服,适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虫积腹痛等病症。”不过,石榴皮收涩力度很强,不适合食积或者饮食不洁所致的腹泻,有敛邪的弊端。所以,即便石榴皮这味中药很容易“自制”,也需遵医嘱使用,切不可盲目自行服用。
祁玲玲推荐了三款更适合当下饮用的养生茶饮方:
1、焦石榴皮茶
做法:取干燥石榴皮(药店有售)15克,在无油的锅里用小火翻炒至微焦。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再煎煮10-15分钟,滤出汤汁,可加入少量红调味。
功效:炒焦后(中医称为“焦炭”)的石榴皮,其涩肠止泻的功效大大增强,适用于脾胃虚寒、肠道不固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急性肠炎或痢疾初起者绝对禁用。
2、石榴红枣茶
做法:取石榴肉半颗(带籽捣碎)、红枣3-5颗、生姜2片。一同放入壶中,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石榴生津,红枣健脾养血,生姜温中和胃。这款茶饮口感酸甜温和,适合秋季节口干舌燥、面色萎黄、气血不足的人群饮用。
3石榴陈皮水
做法:取石榴肉半颗(带籽捣碎)、陈皮5克。一同用开水冲泡,焖5分钟后饮用。
功效:石榴酸甘化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餐后饱胀、食欲不振的人群,饮食积滞时辅助消化。
视频 许倩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