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医学领域的赛事在济南热闹开赛,吸引了全国263所高校、44175名学生参与其中,共有来自10个国家200余所高校的820余个项目闯进全国总决赛,赛事的规模和热度直接创下历史新高,且不管是参赛项目的水平,还是竞争激烈程度,都比往年提升了一大截。
这场赛事就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全国总决赛,它在2023年跻身《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是国内医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竞赛之一。而从大赛的参赛和获奖情况来看,湖北医药学院的表现十分突出。
该校先是在中南赛区复赛拿下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和10项优秀奖的好成绩。到了总决赛,刘莹博士指导的“GPS2-LATS1液-液相分离调控脂质代谢重编程驱动结直肠癌恶性进展”项目从全国众多项目中突围,最终斩获银奖,凸显了湖北医药学院的不俗实力。
要知道全国总决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高校的众多优秀项目,能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拿到银奖,意味着这个项目在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背后不仅是学生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该校在科研平台、师资力量上的支持,进一步证明了湖北医药学院在医学科研领域的实力。
实际上,以医学为主的湖北医药学院是湖北省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领域相当有声誉。
先来看看学科领域的成就,2024年该校主干学科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中再创佳绩,晋升为前2.2%。事实上,该学科在2017年就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多年后又再次取得新突破,更彰显了湖北医药学院对学科建设的用心。除了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也跻身ESI全球排名,在2023年首次进入前1%,证明该校有更多医学相关学科走在了全球顶尖学科的行列。
也正是依靠强大的学科背景,湖北医药学院的专业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校开设了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预防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意味着该校不仅专业设置完善,专业水平也相当在线,完全有能力培养一线的医学人才。
此外,湖北医药学院还拥有8所附属医院:例如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地级城市医院前10的直属太和医院;省内领先辐射鄂渝陕豫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附属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而这些医院既肩负着医疗重任,也是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就业的重要平台。
从这些方面来看,湖北医药学院在医学教育上确实有自己的优势,不管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实力,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而对于想要学习医学、从事医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样一所重视实践、注重创新,还能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的高校,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