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融言(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来 源 | 九卦金融圈
导语: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是银行业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和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主战场。恒丰银行始终将绿色金融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战略、科技、产业与人文的“四维融合” 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
近年来,该行推出“恒绿易碳”碳金融解决方案,落地知识产权挂钩“节水贷”等多个全国首单、首笔业务,绿色贷款年均复合增速超30%。
淮安盐穴压气储能发电项目一期二期规划设计方案
战略高度——从政策响应到可量化执行
当监管政策的信号精准传递时,恒丰银行即刻启动“坐标校准”—— 从顶层的方向锚定,到响应的路径,直至可迅速转化落地的行动方案。
政策转化的“恒丰速度”
恒丰银行在2024年5月国家出台《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后,旋即正式出台《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研、定、行”一体化的快速响应,构建起涵盖8大领域、39项具体措施的体系化行动路线,致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首先,各专项工作组迅速组织业务条线开展政策解码,确保对监管导向的精准把握;
其次,在方案制定环节,通过“总行统筹+分行试点”的模式,快速形成21项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举措,例如:
最后,在资源保障方面,该行还同步配套了专项信贷额度、FTP定价优惠和专业团队建设等支持措施。
截至2025年6月,恒丰银行的21项重点举措按计划推进,关键指标达成率100%,绿色贷款增速超各项贷款24个百分点,方案中明确的绿色信贷增速、产品创新、示范机构建设等关键指标均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
长沙大泽湖·海归小镇低碳运营示范园区
高效转型背后的“恒丰架构”
恒丰银行这一系列高效转型背后藏着两大关键因素:一是有力组织;二是资源保障:
组织变革的“立体架构”
“委员会-专班-示范机构”三级绿色金融体系是高效转型的核心:
顶层设计:绿色金融委员会升格
以往嵌套在业务创新委员会中的绿色金融职能,如今已升级为总行级独立议事机构。这个由公司金融条线分管行长挂帅的“绿色大脑”,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跨部门资源。2025年以来,已高效解决了从储能项目审批到碳金融产品创新等47个关键议题。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委员会主导制定的《绿色金融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为一线业务人员吃下“定心丸”,仅上半年就推动绿色贷款新增近220亿元。
攻坚利器:行业专班精准突破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这一理念在恒丰银行的行业专班机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总行专家和分行骨干组成的柔性团队,如同特种部队般在重点领域实施精准突破。储能专班开发的《行业营销指引》,助力南京分行创下“10个工作日完成”5亿元淮安盐穴储能项目+16亿元东营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纪录;碳金融专班更创新推出“碳账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目前已落地5笔。这种“总行赋能+前线突击”的模式,使得专业深度与执行速度得以完美结合。
基层阵地:示范机构树标杆
在山东烟台,恒丰银行示范机构正推进昆嵛山“蓝绿融合”项目,同期威海分行作为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机构开展特色实践;在湖南长沙,示范机构打造的全国首单地热项目已成为行业样板。恒丰银行通过FTP补贴、绩效激励等“政策组合拳”,计划5年培育100家这样的标杆机构。截至2025年6月,已有累计75家机构通过严格评选,这些机构平均绿色贷款占比超20%,成为区域绿色转型的“金融引擎”。
资源倾斜的“三重激励”
此外,恒丰银行还通过“FTP补贴+专项额度+考核倾斜”三重杠杆撬动绿色金融。根据其《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绿色贷款除享受基础30BP的FTP补贴外,总行司库另设专项浮动补贴池,对重点领域项目可额外追加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补贴政策与“绿色贷款占比”等KPI考核硬性指标挂钩,形成“定价优惠-规模增长-考核激励”闭环。
科技深度——数字赋能的“智能引擎”
从算法模型破解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到数字工具压缩业务流程的时间成本,恒丰银行正将数字技术转化为绿色金融落地的 “加速器”。
智能风控:多维算法模型动态校准风险
恒丰银行在淮安5亿元盐穴储能压缩空气项目中,首次应用“技术成熟度(TRL评分)+政策适配度(地方补贴匹配性)+减排贡献度(每兆瓦时减碳量)”三维算法模型,通过12项量化指标动态校准风险权重。目前该模型已迭代至2.0版,并新增“电网消纳能力”和“技术迭代风险”两大维度。
流程优化:平行作业与智能审批提效
南京分行通过“平行作业+智能审批”机制,将盐穴储能项目审批周期从常规45天压缩至10个工作日——客户经理与风险官同步进场尽调,AI系统自动抓取发改委备案文件、环评批复等17类数据生成预评估报告。根据《2025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该模式已复制至长沙3亿元地热供暖(审批12天)、武汉零碳产业园(9天)等23个项目,平均时效提升67%。
“碳流追踪”:自动生成碳信用报告
正在内测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入“碳流追踪”模块,通过与外部专业化平台对接的方式,获取企业能耗与排放信息,通过分析能源效率、节能效果、减排效果等关键指标,自动生成企业碳信用评级报告。试点显示,3分钟内即可实现从申请提交到报告生成,较人工测算效率提升90%。
零碳智造产业园概念图
产业广度——全链服务的“生态图谱”
恒丰银行通过支持多元清洁能源项目与创新金融模式,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有效推动重点产业低碳转型与规模化发展。
项目突破:多元清洁能源技术落地
在江苏淮安,恒丰银行5亿元资金支持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实践着“点穴成金”的奇迹。该项目采用全球首创的“非补燃式高温绝热压缩”技术,实现能量转换效率超71%,装机规模达2300兆瓦时,堪称地下“超级充电宝”。
在山东烟台,恒丰银行通过累计7亿元授信支持的“暖核一号”工程,使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该核能供暖项目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16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2万公顷。
在湖南长沙,3亿元授信落地的大泽湖地热项目,构建起“地热+智慧能源”系统。该项目通过2个区域能源站实现多业态集中供能,成为南方地区浅层地热能开发的标杆样板。
模式创新:打造可复制的绿色金融方案
在武汉中法生态城,恒丰银行3.5亿元贷款支持的近零碳产业园,正展示着绿色园区的“恒丰方案”。园区通过绿电替代与智慧管理,实现入驻企业综合能耗降低20%,办公效率提升30%,已成为华中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
在山东临沂,2.4亿元投贷联动资金支持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覆盖莒南、兰陵等71个行政村,建设规模100MWp,开创了“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在上海,3亿元授信支持的换电重卡项目,正加速交通领域低碳转型。该项目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652吨,相当于减少405万升柴油消耗,100台重卡年节约费用600万元。
人文温度——普惠共享的“价值底色”
恒丰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在精准测算碳减排数字与项目内部收益率之外,更展现出难能可贵的价值底色——一种让绿色成果与全民共享的人文温度。
乡村振兴的“阳光收益”
在山东临沂,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创了“村集体+农户+银行”的三方共赢模式。通过2.4亿元投贷联动资金,项目不仅为电网输送清洁电力,更让7143户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阳光收益”。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20年运营期内累计为村民和村集体创造收益约1.8亿元。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农民屋顶上一块块光伏板组成的“阳光银行”,更是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之路。
人才安居的“绿色港湾”
面对福建古雷港区产业工人的安居难题,恒丰银行福州分行精准投放2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打造了可容纳2000名产业工人的高品质居住社区。该项目不仅解决了港区“住房难”问题,更通过配套商业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构建起“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人才生态,为区域产业升级筑牢人才基石。
公众教育的“种子计划”
恒丰银行还将绿色金融的实践延伸至人才培养领域,启动面向未来的“种子计划”。通过“绿色金融进校园”活动,已在山东、江苏等地高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绿色金融专项培训”,累计培训从业人员超1000人次;该行更联合高校研究院共建碳中和培训基地,为行业培育既懂金融又懂绿色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恒丰银行将绿色金融与普惠民生深度融合,通过助力乡村振兴、保障人才安居与推动公众教育,让绿色发展的成果切实惠及社会大众,成为助推共同富裕、提升民生福祉的温暖力量。
结语:“四维融合”的未来图景
在绿色金融的浪潮中,恒丰银行正以“四维融合”为路径,加速重构绿色金融的边界,以具体行动实践绿色金融的“中国式方法论”:
标准化引领——恒丰银行深度参与绿色公路、零碳园区等金融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为绿色金融提供制度性支撑,推动绿色金融从“理念”走向“标准”,从“试点”走向“规范”。
国际化拓展——作为《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起单位之一,通过开展国际零碳岛屿合作,依托“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输出中国绿色金融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气候风险,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从“本土实践”走向“全球方案”。
生态化协同——恒丰银行打造“银行—企业—社区”三位一体的绿色价值网络,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共生,推动绿色金融从“金融行为”走向“社会价值”。
绿色金融,是银行的使命,也是国家的战略,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恒丰银行铺就的,正是这样一条有温度、有格局、更有人间烟火气的“四维融合”绿色金融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