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24.9°,东经102.8°,坐落着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昆明斗南花市”。每天,数以百万计的鲜花从这里发往全球。
当鲜花出海缔造着芬芳传奇,融资难却是传统花卉企业“走出去”绕不开的坎——直到邮储银行以数字金融给出破解之道。云南英茂花卉正是这一金融服务的受益者。
为解决融资难题,邮储银行云南省昆明市分行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全周期服务链”。“金融+花卉产业”“金融+花卉+旅游”“金融+花卉+跨境结算”,通过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这不仅助力该企业跃居国际领先,也让金融活水也引入云南花卉全产业链,成为重要富民产业。
而这仅是金融科技赋能下,邮储银行服务社会经济的一处缩影,该行近期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同时,科技贷款余额则突破9300亿元,本年净增超900亿元。
当业务扩展的同时,邮储银行亦迎来新一轮增长。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18.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7%;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实现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净息差则为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份亮眼答卷背后,是邮储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与探索。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全面投产,与此同时,该行持续推动大模型在多元化场景的精细化创新,已跻身银行业大模型应用第一梯队。
从新一代核心系统到人工智能,两大技术支柱如何为邮储银行提升自身实力、服务实体经济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铸基:100%国产化核心系统,负载峰值提升超10倍
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较去年排名再升一位,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十。作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位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成为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深刻揭示着国内各行各业正经历新一轮创新浪潮。
银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国内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银行的核心系统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它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坚实底座,亦是业务敏捷创新的赋能平台,更是承载未来数字生态的战略基石。
邮储银行在此方面早有布局,早在2019年3月,该行便已启动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
今年上半年,在新一代个人、对公及信用卡三大核心系统成功升级的基础上,邮储银行进一步攻克技术难关,完成了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的首批业务功能投产。该系统突破了资金交易领域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局面,实现了3000多个交易要素的精准贯标。
邮储银行在中期业绩会上具体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亮点:该系统是邮储银行科技创新体系的又一“硬核之作”,实现了服务器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100%国产化部署,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技术平台,实现前台交易管理、中台风险防控、后台清核算等关键环节焕新升级。
据悉,邮储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是运行在基于国产芯片、国产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数据库等全栈国产化技术之上的核心系统,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全部国产化部署,应用组件关键代码全部自主研发,还自上而下构筑了金融核心级的全栈式自主可控能力,强化智能、互联、一体化的数据库服务与管控能力,保障银行海量交易的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新一代核心系统已实现对业务的高效赋能。邮储银行透露,上线以来,系统负载峰值提升超10倍、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日终跑批时间缩短90%,为全行数万亿资金业务资产稳健运行筑牢安全防线。
展翼:大模型应用场景230+,金融服务新体验
当新一代核心系统筑牢业务之“基”,人工智能则是邮储银行科技进阶之“翼”。
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将是对行业、对企业自内而外的焕新契机。邮储银行有准备、有能力、有信心抓住这一契机,积极迎接“AI+金融”新时代。在此次中期业绩会上,邮储银行表达出了运用AI等新技术驱动创新、提升效能、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坚定信心。
据悉,邮储银行在银行业率先布局大模型应用探索,创下多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第一”:第一家接入百度“文心一言”、第一家与清华智谱AI达成战略合作、第一家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
同时,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理念,于2024年12月发布自主可控的“邮智”大模型,持续推动大模型在多元化场景上的精细化创新,目前已布局超过23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
依托AI技术的“数智”部署,邮储银行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全方位革新。
对外服务方面,邮储银行线上推出手机银行智能助理,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关怀的交互变革;线下推出云柜数字员工,实现从人力依赖到数字分身的服务蝶变,服务效率提升达40%;此外,远程推出智能外呼服务,实现从标准服务到个性匹配。
根据业绩会上提供的数据,在智能外呼应用方面,邮储银行以全域数据资产体系驱动主动授信业务模式,探索“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外呼新范式,洞察消费市场,依托日均130万通外呼通道,精准触达主动授信客户。2025年上半年,智能外呼精准触达潜在客户超8000万户,有效引导消费信贷资金3000亿元流向民生领域。在欺诈风险防控方面,累计保护潜在受害账户逾10万户,防止客户资金损失超8亿元。
内部经营方面,邮储银行打造“前台-中台-后台”全链路智能化赋能体系,全面赋能企业经营全流程产能。通过集约化运营机制,邮储银行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亦大幅提升了效率,例如前台推出智能交易助手,实现从逐笔手工到批量秒级的流程再造;中台推出智能审贷,实现从人工排查到智能驱动的模型分析;后台推出智能问数,实现从代码取数到问答展示的取数模式,将手工取数和分析的耗时由“天级”大幅压缩至“分钟级”。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建设亦为资产质量保驾护航。近年来,银行业面临零售信贷增长承压的挑战,邮储银行全面审视和优化风控策略,强化智能风控建设应用。
据了解,邮储银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并从去年开始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邮储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绘蓝图:锚定“十五五”,智赋新未来
在新一代核心系统和人工智能构筑的科技外衣下,邮储银行已实现多项突破,连续两年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一等奖。
半年报中可窥见奖项背后的一系列进展: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MAU)8599.87万户、云柜模式日均远程审核和远程办理业务4.39万笔、生态协同中台场景2500余个、“易企营”平台累计服务客户超11万户、大数据平台实时数仓日均处理数据量超50亿条……在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升级的同时,邮储银行的科技进阶路径也更加清晰。
以“核心之道、智能之法、服务之术”构建数字基因,邮储银行走出了一条响应国家战略、符合时代要求、贴合行业需要的数字金融发展之路。
邮储银行在业绩会上也介绍了下一步规划——已启动‘十五五’IT规划编制,将谋划布局科技发展蓝图,推动科技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的意义,终将回归于人的需求。从昆明斗南花市出发的每一束鲜花,到遍布城乡的千家万户,邮储银行的科技进阶之路,其终点并非冰冷的数字与系统,而是更具温度、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务体验。
在持续创新下,一幅以科技之力重塑金融服务模式、以智慧之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邮储银行笔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