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这盘面,是不是让不少朋友看得心里发慌?上证指数在3800点附近晃悠好几天了,9月26号还微微跌了点,收在3828点,成交量看着还行,但就是突破不了压力位,不少人都在问,这市场到底在等啥?别着急,刚开完的央行三季度例会,其实早把答案藏里头了,我这做了20年财经记者、专做中长线的老炮,今天就跟大伙好好唠唠。
先说说这次例会最核心的调子,就是“适度宽松”没变,但加了句“加强逆周期调节”,还特意提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央妈知道现在经济还有点吃力,需求不足、物价也偏低,所以肯定会继续给市场送“暖意”,但不是大水漫灌那种瞎撒钱。为啥这么说?因为会上专门强调了“防范资金空转”,意思就是钱得真正流进实体经济,不能在金融圈里打转套利,这跟我之前跟大伙说的“精准滴灌”思路完全对得上。
再说说咱们股民最关心的,央行对资本市场到底啥态度?这次例会说得特别明确,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还得用好那两个新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还有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可不是空话,之前就有超700家上市公司跟金融机构谈妥了合作,不少都拿了2%左右的低息贷款去回购股票,现在又说要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相当于给市场安了个“稳压器”。这对A股来说绝对是实在的利好,尤其是在现在市场情绪不稳的时候,能起到托底的作用。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降准降息啥时候来?例会里没给准信,但说了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灵活把握力度和节奏”。我得跟大伙透个底,看这意思,央妈是把“稳汇率”也放在重要位置的,会上特意提了“增强外汇市场韧性,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毕竟外围市场货币政策还有不确定性。所以降息降准不会那么随意,得等内外条件都合适的时候择机出手,咱们不用天天盯着日历盼,关注地产销售、融资需求这些基本面指标更管用,这些才是触发政策的关键。
结合现在的A股走势看,3800点上下的震荡其实就是在消化预期。一方面政策暖风不断,资金面有保障,两市成交额还能维持在万亿以上,说明资金没跑;另一方面大家又在等更实在的经济数据,怕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这种时候最考验心态,我做中长线这么多年,最明白政策传导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就像这次例会提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这些方向,还有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钱会慢慢往这些领域流,对应的板块也会逐渐受益。
至于房地产的表述,这次提了“巩固稳定态势”“加大存量盘活力度”,没给新的大刺激,但强调落实已出台的政策。这意思很清楚,就是稳为主,不搞大起大落,这对A股的地产链也是个信号,别指望短期暴拉,但边际改善的机会可以慢慢找。
最后跟大伙总结下,这次央行例会的信号其实很明确:托底经济的决心在,支持资本市场的力度在,但操作上会更精准、更讲节奏。A股这波震荡不是坏事,是在为后续的行情蓄力。咱们做中长线的,不用跟着盘面一惊一乍,盯紧两个方向就行,一个是政策明确扶持的科技、普惠这些领域,另一个是估值合理、业绩能跟着经济慢慢回暖的公司。耐心点,政策的红利从来都是留给能沉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