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聚的城市,这是新民晚报记者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投资上海·共享未来”前沿产业投资交流会上得到的消息。目前上海累计吸引外资超过3700亿美元,拥有近8万家外资企业,全市超1/4GDP、约1/3税收、1/2外贸进出口、超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约1/5就业人数均由外资企业提供,上海成为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
“尽管现在全球的直接外商投资有所承压,但从中国整体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外资结构正持续优化,中国外商投资项目呈现量稳质升的积极态势。”安永华中区主管合伙人夏俊告诉记者,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保持增长,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展现出独特的发展韧性和投资吸引力, 1-8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4223家,比去年同期高出157家,同时受益于总部经济能级的持续提升,上海1-8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61.9%,成为吸引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以文旅体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消费业态是外资抢滩的新热点,从上海乐高乐园的开业到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的落地,再到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不断增加的外资企业,国际资本用实际行动为上海的消费活力、市场潜力和创新环境投下信任票。
夏俊表示,上海能够成为全球资本布局的核心枢纽之一,其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体现在持续深化的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前瞻准确的产业布局等三个方面。“今年7月,安永正式获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颁发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证书,并成为首批上海市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在做好专业服务的同时,公司将帮助更多跨国企业在上海落户发展。”她说,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上海以卓越的城市魅力、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确定性,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与机遇同行,投资上海,就是投资可持续可期待的未来。
自1995年设立第一个实体企业,迪卡侬如今已在上海投资设立了多家公司,其中,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迪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已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迪卡侬中国副总裁杨沐霖坦言,依托上海的总部经济政策,公司在办公、资金、上下游企业等方面获益颇多,也基于这些考虑,将全球羽毛球研发实验室落地上海。“上海有浓厚的运动氛围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在智能制造上拥有优势,能够帮助我们探索研发新的产品。”他说,希望通过整合中国市场的优势,让品牌力更好地辐射全球。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劳施保施(RAPA)集团拥有超过70年的电磁阀研发经验和35年的汽车配件供应经验,是奔驰、理想、小米等国际国内车企的供应商,集团董事局主席Roman Pausch在采访中向记者透露,公司2022年刚进入中国时的全年销售额是539万元,2024年是1.7亿元,预计今年会达到4.3亿元,明年将超过8亿元,实现150多倍的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先进技术从中国走向世界,打破了对传统汽车行业常规,我看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上海是我们与中国经济合作的窗口,这里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生产能力为公司提供了很大支持,包括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他说道,目前中国公司99%以上的产品都是供应给中国本土整车厂,未来也将努力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跟随中国客户的脚步一并向前发展,将更多前沿高端的产品带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