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宁夏“黄金奶源带”的宁夏吴忠市,奶产业作为当地“六特”产业之一,是宁夏的亮丽名片。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驱动下,奶产业蓬勃发展,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放超80亿元支持奶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积极响应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号召,认真落实总行相关工作部署,在吴忠地区创新推出“青贮贷”供应链融资服务试点,专项用于支持牧场采购青贮、苜蓿等饲草料。该产品通过直达牧场的专项资金投放,有效缓解了因抵押物不足导致的融资困难,切实打通了融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宁夏将牛奶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吴忠市奶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制约着中小牧场的发展。尤其是青贮饲料在奶牛日粮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作为奶牛的主要口粮,储备充足且高品质的青贮对牧场的养殖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主动调整服务策略,从传统贷款产品转向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吴忠市分行客户经理深入牧场了解产业痛点,最终锁定饲草供应这一关键环节,为当地客户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奠定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展现出大型国有银行的政治担当与社会责任。
2025年以来,面对产业经营压力,吴忠市分行与吴忠市国资委下属国企——沃野牧康公司深化合作,创设了独特的“应收账款融资+受托支付”闭环管理模式。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通过盘活应收账款,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中国银行围绕核心乳企,聚焦上下游产业链与供应链客户,研发多款场景式授信产品,覆盖乳业上游牧场及饲草料与药品供应、中游乳品制造以及下游乳制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受托支付闭环管理。制定《授信支持青贮贷牧场清单》,确保资金定向用于饲草采购,保障供应链稳定。在8月至10月各奶牛养殖企业集中贮备青贮饲料的关键时期,及时为奶户发放“青贮贷”,有效缓解奶牛养殖户的资金短缺问题。此外,三方协同履约。上游供应商按清单送货至指定牧场,下游牧场按月支付货款,形成“资金、货物、回款”闭环,有效防范信用风险。通过银行、企业、牧场三方建立资金监控机制,实现交易可追溯、风险可控制。
“青贮贷”模式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解决了牧场“缺草”的难题,还有力推动了地方产业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该模式从源头保障了牧场的饲草供应,稳固了奶业的“生命线”。一位牧场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十年间,在地方政府和中国银行的支持下,我们牧场发生了大变化,奶牛存栏量增长了2倍以上。”在吴忠地区,中国银行于青贮储备关键阶段提供了1亿元“青贮贷”授信支持,及时缓解了奶牛养殖户的资金压力。
通过优化资金周转、缩短账期,中国银行的金融支持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振兴。牧场的稳定经营也带动了上游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吴忠市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款产品仿佛是为我们牧场量身打造的。正是凭借中国银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规模才得以不断扩大。”
在风险防控方面,该模式通过闭环运作与规范的确权流程,确保了信贷资金安全。中国银行严格落实各项优惠减免政策,积极推行利率优惠和减费让利,整体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切实减轻了企业财务负担,从根源上缓解了乳企“融资贵”的难题。
首期项目预计覆盖30家核心牧场,将显著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能。这一创新模式为全区乃至全国奶产业的金融支持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下一步,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区域经济,深化与政府、企业的三方协作,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探索金融服务赋能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融资优势,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坚实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