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睿
国际金价如脱缰野马,一路狂飙。10月15日,Wind数据显示,伦敦金现货价格历史首次突破4200美元/盎司关口,再创历史新高。这场“金色风暴”正以惊人速度席卷各个角落,从珠宝柜台到银行柜台,从普通消费者到上市公司,无一不被卷入这场前所未有的黄金热潮中。
图片来源:Wind
一夜涨24元,黄金“一口价” 调价潮来袭
受国际金价持续走高的影响,国内金饰价格在10月15日迎来新一轮显著上调。主流品牌中,周大福足金首饰价格由前日的1215元/克上涨至1235元/克,单日涨幅达20元;周生生由1213元/克上调至1227元/克,上涨14元;老凤祥则从1206元/克攀升至1230元/克,单日上调24元,涨幅居前。
与此同时,“一口价”黄金饰品也即将迎来新一轮调价。济南周生生门店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我们品牌将于10月16日正式上调‘一口价’产品价格,涨幅在15%到20%之间。”她进一步表示,“新价签前天就已经到店了。对照了一下,涨得真的很多。一般来说,1万元以下的产品至少要涨一两千元,而1万元以上的基本上要涨3000到5000元不等。”同样,周大福也将在本月20日起对“一口价”金饰进行调价,涨幅区间为10%-30%。
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多家珠宝品牌年内的第二轮甚至第三轮调价。例如,周大福在今年3月已完成一轮10%至20%的调价,而老铺黄金已在今年2月、8月完成两轮调价。
上市公司重金“抢矿”,银行购金门槛三连升
黄金价格的持续走高,不仅点燃了消费市场,更让资本市场掀起 “淘金热”。10 月 14 日晚间,盛屯矿业发布重磅公告,拟以 13.5 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加拿大 Loncor 公司全部股权,从而掌控其核心资产 —— 刚果(金)阿杜姆比金矿。据披露,该金矿控制资源量达 188 万盎司黄金,推断资源量 209 万盎司,“资源规模在同类项目中不逊色”。盛屯矿业表示,此次收购将 “大幅度提升公司黄金储量,夯实黄金业务基础”,预计投产后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无独有偶,10 月 8 日,四川黄金就以 5.10 亿元竞得新疆高昌区库格孜 — 觉北金矿普查探矿权,而该探矿权起拍价仅 354.3 万元,溢价高达 143 倍。四川黄金坦言,公司长期依赖四川梭罗沟金矿,如今该矿已进入残采期,原矿品位下降,“资源接续压力大”,此次收购是为了补充资源储备,避免 “单一矿山依赖” 风险。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金价持续攀升,多家金矿公司开始持续买矿增产。例如,去年 7 月,山东黄金以 13.47 亿元收购甘肃省西和县大桥一带探矿权,溢价超 648%。广东黄金协会副会长兼首席黄金分析师朱志刚曾表示,像山东黄金、山东招金、紫金矿业等黄金企业在拿到探矿权以后,再去申请采矿权,才能不断地完成资源整合,进行黄金资源储备。要是没有相应的资源可以开采,那整个企业就没有发展了,“毕竟资源是矿产企业的命脉。”
此外,银行也在调整黄金投资门槛。10 月 11 日,工商银行率先公告,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金额从 850 元上调至 1000 元;10 月 14 日,中国银行跟进,宣布自 15 日起将积存金最小购买金额从 850 元调整为 950 元。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年内第三轮积存金起购点上调,目前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购金门槛均已升至 1000 元。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官方网站
消费纠纷频发
在金价节节攀升的刺激下,黄金投资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积存金”“黄金ETF”等相关内容讨论度持续攀升。不少用户晒出收益截图,还有新用户急切询问:“现在是否还来得及上车?”10月14日下午,甚至有投资者反馈支付宝平台上的工商银行积存金产品一度显示“暂不可开户”,虽然后来页面恢复正常,但这一插曲折射出市场热度的空前高涨。
然而,在投资热情高涨的同时,黄金消费市场却暗藏隐忧,相关消费纠纷呈现上升趋势。据媒体报道,河南漯河的王女士最近花 9000 多元买的戒指和耳环,回家后才发现是 “一口价” 产品,核算下来每克高达 1400 多元,而当时市场价仅 1100 多元 / 克,“买的时候没人说这是一口价,也没提克重”。安徽黄女士的遭遇更典型,她特意强调 “要按克重计价”,却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 “一口价”金饰,“从头到尾没看到标牌,也没人告知克重”。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输入“黄金一口价”关键词发现,相关投诉高达8900多条,核心问题集中在商家隐瞒信息 —— 不明确标注克重、折算克价远高于市场价、置换规则模糊。由于消费者大多没有保留商家 “未尽告知义务” 的证据,维权往往陷入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口价”销售或是以克重来销售,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销售时不要误导消费者。他强调,即使是“一口价”黄金,其成分、重量等信息对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起到关键作用,应该明确标注。
此外,银行业也在加强风险提示。工商银行在10月10日对贵金属价格波动进行了风险提示: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持续增加,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建议客户关注市场变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基于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建设银行也发布类似公告,提醒投资者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建议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与保证金变化,理性投资。
理性购金,警惕潜在风险
在当前黄金市场的狂热氛围中,地缘政治变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央行持续购金等关键因素共同助推了这轮历史性行情。面对持续走高的金价,专家们一致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提醒:"黄金市场波动较大,投资黄金并不是稳赚不赔。"这一观点得到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展大鹏的呼应,他强调黄金更应被看作是长期资产配置工具,而不是短期投机品种。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星展银行投资策略师邓志坚则给出了具体建议:最好避免黄金的杠杆交易,应以直接跟踪金价的ETF或者大型银行的纸黄金和实物金交易为主。同时,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黄金相关投资渠道和产品风险,分清投资品、纪念品、饰品等区别,做到理性参与、量力而行。
(本文仅供个人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