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锐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多位外贸从业者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其涉及到的出口业务领域,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客户、订单量呈上升趋势。
今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等机构发布的多份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报告亦指出,2024年至2025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中的使用显著增长。
中国建设银行《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称,受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关税壁垒升高以及美国利率周期波动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依赖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不断增加。
报告同时称,上述变化在“全球南方”经济体中表现尤为显著。其中,东南亚、中东、非洲和中亚国家正日益接受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
来自客户的“主动”
苏州格润德电气有限公司(下称“格润德电气”)是江苏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家用吸尘器及其配件产品为主。
10月15日,格润德电气负责海外市场工作的冯益聪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去年开拓的一个欧洲订单目前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不是我们推动,是客户那边(提出的)。”冯益聪进一步解释称,上述订单所属的公司早前已被国内一家大型企业收购,其在欧洲地区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且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冯益聪表示,该欧洲客户的业务占该公司业务总量约8%,暂时还不算特别多,但能看到增长趋势。“在我们这里拿的产品数量、类型越来越多,所以整体来看,是比较明显的增量。”他说。
与格润德的情况相似,彩迅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彩迅”)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订单也来自于俄罗斯客户的“主动”。该公司是一家港资背景的电视机、显示器等产品制造商。
“原本是100%美元结算,现在(美元结算)大概(降至)60%左右,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越来越高。”该公司负责负责俄罗斯市场的销售代表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彭集团”)以生产、销售电动三轮车为主。“(现在)很多非洲客户会使用人民币结算,因为当地美元储备不是很多。”金彭集团海外市场销售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从整体趋势上看,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客户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如果去年是10个客户,今年大概有20多个客户。”
此外,音响类产品制造厂商东莞市爱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海外市场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基于对交易稳定性的考虑,该公司目前与非美客户更倾向以当地货币结算的方式合作。
今年6月,中国银行发布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银行境内外机构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逾43万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跨境人民币清算量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49%;办理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1177亿元,同比增长134%。
9月30日,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亦指出,近年来美国滥用美元地位,普遍对外加征关税,美元信誉出现裂痕。其认为,美国作为全球最终消费国的地位将有所下降,非美国家间加深彼此贸易,国际经贸关系和供应链正在重构;在金融方面,随着美元功能的弱化,全球货币体系也开始走向碎片化、多元化。
出海带来新机遇
另一方面,上述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不仅拓展了海外市场,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跨境场景中的使用。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境内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约1024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1.7%。其中,东盟地区成为主要增长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2.6%,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与泰国。
格润德和金彭集团均是“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其中,冯益聪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该公司于2024年完成越南工厂的建设与投产。他称,目前越南工厂的产能大约占公司总产能的10%,专供美国市场的客户。
金彭集团东南亚市场的负责人则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在国内市场已经做到头部企业的位置,市场份额占比约25%,因此出海是他们接下来的必然选择,今年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
不过,冯益聪也向记者表示,除了前述主动提出以人民币结算的欧洲客户,他们也在尝试推动其他合作伙伴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但这个过程比较难,大多数时候客户不太愿意接受新的结算方式,除非对方“已经在做(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并且成功地规避掉了一些汇率方面的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布局,许多企业在海外市场使用人民币时仍面临较多挑战。其今年的调研显示,出海企业使用人民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离岸使用人民币的低流动性和高财务成本”,60%的出海企业选择了该项,这反映了在某些市场,人民币工具的流动性不足或发展不成熟,导致企业难以大规模获取有竞争力的人民币资金。
此外,大约半数出海企业选择了“交易对手不愿使用人民币”;49%的出海企业选择了“海外市场人民币结算周期长”,这会增加交易执行的风险和摩擦;48%的出海企业选择“缺少汇率对冲工具”;40%的出海企业则将高合规成本列为使用人民币的障碍,这包括应对外汇申报、尽职调查、反洗钱检查的成本。
报告同时指出,受访企业对2025年表达了乐观预期。其中,境内企业方面,57%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23%预计保持不变,18%预计有所减少;境外企业方面,69%预计会增加使用,27%预计保持不变,仅有约5%预计会减少。
“这些数据表明,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预计在未来一年将进一步增加。”该报告表示。
广东大旗财税顾问公司资深咨询顾问于鑫鑫亦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从她所负责的业务情况来看,以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客户仍然是主流,并且由中方企业推动人民币结算合作模式存在难度。“还是以外商客户的意愿为主。”于鑫鑫说,但客户也普遍认同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