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睁眼,好几个老伙计就发来消息,说纳指又创新高了,英伟达市值都冲5万亿了,美联储还降息了,问我这波能不能跟。别急,我是帮主郑重,做了20年财经记者,专盯中长线,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事儿的门道。

其实凌晨我就盯着盘呢,看着纳指摸到24000点以上,英伟达股价涨了3个多点,市值成了全球第一个冲破5万亿的公司,说实话挺震撼的,但震撼归震撼,咱中长线投资者得沉住气。先说说最关键的美联储,这次降息25个基点,把利率调到3.75%到4%之间,看着是符合预期,但里头有门道——两个委员投了反对票,一个说不该降,一个说该降50个基点,这分歧说明啥?说明美国经济现在是两难,通胀还没完全压下去,经济却有点扛不住了。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说12月要结束缩表,这事儿比降息还关键。我跟大伙儿解释下,缩表就是美联储之前一直在“抽水”,三年把资产负债表从9万亿砍到6.6万亿,现在停抽了,为啥?鲍威尔自己都说了,货币市场开始紧了,再抽下去可能出“钱荒”,怕重演2019年那种隔夜利率飙到10%的闹剧。说白了,这不是经济变好了,是怕抽崩了,这一点咱得拎清楚。
再说说英伟达,5万亿市值啊,比不少国家的GDP都高,从4万亿到5万亿就用了113天,确实猛。但咱得想明白它的底气在哪?黄仁勋说新芯片能创造5000亿美元收入,高盛都觉得超预期,核心还是AI产业的需求在那摆着。但我得提醒一句,再好的公司也怕贵,中长线布局从来不是追涨,得等它回调到合理估值区间。
聊到这儿,肯定有人问,这对咱们手里的钱有啥影响?我从长线给大伙儿捋捋。首先,美联储不抽水了,外资外流的压力就小了,A股那些靠资金推动的成长板块会更有弹性,尤其是跟全球AI产业链沾边的,像咱们国内的半导体、先进制造这些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域,长期看是有机会的。但别光盯着科技股,你看这次道指跌了点,标普基本平着,说明市场在分化,低估值的板块可能比追高天价科技股更稳。
再给大伙儿几个实在的中长线策略。第一,别被短期情绪带偏,鲍威尔都说了12月未必再降息,政策不是一路宽松,得等后续经济数据,比如美股科技巨头的财报,这周苹果、亚马逊都要发,要是不及预期,市场肯定震荡,这时候才是布局机会。第二,关注“确定性”,比如AI产业链里的核心环节,但别追已经涨上天的,找那些还没怎么涨、有技术壁垒的;还有像可再生能源、创新药这些,要么业绩持续增长,要么有政策托底,适合长线拿着。第三,风险得拎清楚,美国政府停摆、估值太高都是雷,咱仓位别太集中,留着子弹才踏实。
我做财经记者那二十年,见过太多追涨杀跌的教训,中长线投资拼的不是反应快,是看得准。这次美联储“松油门”,纳指创新高,本质是流动性和产业趋势在共振,但潮水退去前,得先想明白自己能不能留在岸上。所以大伙儿别着急动手,先看看科技巨头财报,等等12月缩表真停了之后的市场反应,好饭不怕晚,中长线的机会有的是。
下一篇:银行板块走高 厦门银行涨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