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发布公告,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不同期限存款下调幅度不同。存款利率调整后,部分银行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比如,上海华瑞银行自2025年10月14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1%,低于2.15%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是指银行定期存款中,长期限的利率低于短期限利率的现象,这不同于传统‘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的定价逻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这是银行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调整存款利率的市场行为。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介绍,造成部分产品“存三年不如存一年”的核心原因集中在银行经营压力与市场预期变化。首先,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至历史低位,长期高息存款会进一步挤压银行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息差压力更为突出;其次,利率下行预期强烈,银行预判未来存款利率可能继续下降,为避免长期锁定高成本负债而主动下调长期产品利率;此外,银行出于负债结构优化需求,通过降低中长期存款占比来增强资产负债管理的灵活性,以便更好应对市场利率波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表示,当前,部分银行出现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现象,也与市场短期流动性压力等因素有关。一方面,临近年尾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资金需求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活跃,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机构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银行存款。面对存款竞争压力增加,部分银行通过适当调整短期利率以保持市场份额,控制负债成本。
目前,中小银行存款降息步伐加快,零售端的存款有明显流失迹象,更多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等投资。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海盐农商银行零售金融部总经理潘建明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主打稳健配置,但是理财非存款,银行理财应力求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帮助客户获取比定期存款更理想的收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将部分资金合理地从存款转向理财产品,实现自身资产更优配置。
随着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这种期限与收益的反向关系是否会引发大规模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表示,降息有促进存款搬家的长期效应,但目前这个效应不会有太明显的表现。近期有一批银行在调整存款利率,但都是中小银行,它们的存款量相对较少而且理财代销建设进度较慢,很多村镇银行甚至没有代销理财产品。因此,不会导致理财产品规模明显上升。
对中小银行来说,无论是存款还是理财业务,其竞争力仍是为投资者提供低风险稳定收益。为此,银行需要继续发力财富管理业务,让储户有更多产品可选择。娄飞鹏认为,银行理财在更好服务客户方面,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如推出挂钩权益、贵金属类理财产品,或者“固收+”、短期限产品,丰富投资者选择。同时,强化收益透明度,明确业绩比较基准。
未来,平衡好净息差仍是中小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中小银行在缓解息差下行压力的同时,应继续优化负债结构,降低中长期成本。薛洪言认为,当前对行业的有利因素是,市场预期仍存在降准降息可能性,从内部因素来看,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货币政策宽松趋势为国内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在此背景下,新一轮降准降息组合依旧值得期待。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王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