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此次会晤的成果远超“例行公事”的范畴,贸易结算领域的突破尤其值得关注。米舒斯京公开确认中国已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更关键的是美元和欧元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已降至“统计误差”水平,人民币占比则飙升至接近50%。有消息显示,俄央行已要求国内银行放开人民币结算外汇监管并免除手续费,全力推动企业改用人民币结算,这一系列操作让去美元化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更令人瞩目的是能源合作的深化,双方不仅将原油贸易合同从2025年续约至2035年,还把年供应量从一亿吨提升至一亿两千万吨,相当于每天多增加两船原油运输量,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线也已完成设计,只待条件成熟便可破土动工。
贸易数据背后是战略互信的深度绑定,米舒斯京此行距离中美釜山会晤仅过去4天,这样的时间节点绝非巧合。特朗普政府一边对俄极限施压,试图通过制裁切断其经济命脉逼迫俄方停火,一边又妄想推行“联俄制华”战略,试图离间中俄关系。但中俄用实际行动给了这种图谋最有力的回击,人民币结算体系的完善让俄罗斯摆脱了对西方货币的依赖,能源贸易的长期锁定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外汇来源,中方的支持既解了俄方的燃眉之急,更筑牢了两国共同应对外部风险的屏障。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