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三季度业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从盈利情况看,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87万亿元,同比下降0.02%,降幅较今年上半年有所收窄。分机构看,国有大行、城商行、民营银行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均同比上升,增幅最高的为民营银行,同比增长7.09%;股份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净利润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2.1%、7.36%和19.34%。
此外,相较上半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维持不变,为1.42%。具体来看,民营银行净息差环比减少0.08个百分点至3.83%,仍保持高位;股份行环比提升0.01个百分点至1.56%;其他类型银行机构均环比持平,其中,国有大行净息差最低,为1.31%。
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0.02%,
外资行降幅超19%
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87万亿元,同比下降0.02%,降幅较今年上半年有所收窄。与此同时,平均资本利润率为8.18%,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63%。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金监总局数据制作
分银行类型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外资行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0014亿元、3917亿元、2523亿元、151亿元、1927亿元、171亿元。
增速方面,有三种类型商业银行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分别是国有大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增速分别是2.27%、1.73%和7.09%;股份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净利润则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2.1%、7.36%和19.34%。
从国有大行三季报数据看,六家大行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其中,以2699.08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分列二、三位,分别为2573.6亿元、2208.59亿元;净利润为1776.6亿元;邮储银行和分别为765.62亿元、699.94亿元。
从净利润增速看,以3.03%的同比增速领跑六大行;其次是和中国银行,增幅分别为1.9%、1.08%;邮储银行、、分别同比增长0.98%、0.62%、0.33%。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则有多家股份行归母净利润为负增长,其中,浙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59%;净利同比下降超6%;、、净利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股份行净息差环比回升1BP,
民营银行环比下降8BP
此次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的一大亮点是净息差环比持平,三季度为1.42%。其中,国有大行净息差最低,为1.31%;民营银行净息差最高,为3.83%。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金监总局数据制作
具体从增速看,仅民营银行净息差环比有所下降,降0.08个百分点;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的净息差均环比持平,分别为1.31%、1.37%、1.58%和1.35%;股份行则环比增加0.01个百分点。
不过,从同比情况看,六类银行机构三季度净息差均同比出现下降,其中,国有大行和农商行均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其他四类银行机构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当前,在利率市场化深化与低利率环境常态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正遭遇持续且严峻的净息差收窄压力。前三季度,国有大行净息差均同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邮储银行净息差在六大行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为1.68%,但降幅较为明显,较去年同期的1.89%下降0.21个百分点。邮储银行方面表示,该行收入端以稳息差、扩中收、提非息为主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加,稳住了利息净收入基本盘。
此外,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36%,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1.28%、1.26%,均分别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净息差在大行中最低,为1.2%,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在今年召开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多家上市银行高管也提及了净息差相关情况。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就息差问题在说明会上表示,由于贷款重定价快于存款,在LPR及存款利率下调的滞后影响下,预计全年净息差仍有一定下行压力。不过,他也表示,建行将继续提升经营能力和定价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努力使净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
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卓成文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境内机构净息差普遍承压。中行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着力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资产负债业务提质增效,努力稳定净利息收入。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净息差为1.26%,相比上年度有所下降,环比上半年持平。
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2BP,
国有大行不良率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202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2%,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7.3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74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7.15%,贷款拨备率为3.14%,均较上季末有所减少。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金监总局数据制作
分机构看,外资行不良率最低,为1.06%;其次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均为1.22%;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不良率则分别为1.84%、1.83%;农商行不良率最高,为2.82%。
与上年末对比,上述类型银行机构中,仅国有大行不良率有所下降;股份行与上年末持平,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从三季报看,国有大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仅邮储银行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但该行仍是唯一一家不良率不足1%的大行。
其他五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1%以上,截至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为1.26%,下降0.05个百分点;农业银行1.27%,下降0.0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1.32%,下降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1.33%,下降0.01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形成“三升三降”形式,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略有提升,而其他三家大行均有所下降,农业银行降至295.08%;中国银行降至196.6%;邮储银行下降最多,降至240.2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