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中信银行天津分行根据人民银行工作部署,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守护金融秩序保障支付选择”为主题,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宣传方式,有效强化社会公众对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认识,彰显国有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秩序的责任担当。
一、坚守金融使命,维护货币法定地位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等方式拒收现金。当前电子支付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商户对现金服务存在认知偏差,老年群体、农村地区群众及外籍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支付权益易受侵害。中信银行天津分行深刻认识到,整治拒收现金行为是维护金融市场基础秩序的重要举措,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金融权益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为此,分行党委高度重视,将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纳入金融服务民生重点工程。
二、多维宣传举措,构建长效机制
(一)阵地宣传夯实基础
全辖营业网点设立标准化“现金服务宣传专区”,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摆放《人民币管理条例》解读手册,强化客户政策认知。柜面人员利用业务办理间隙开展“微课堂”宣讲,重点解读《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第18号》文件核心条款,普及“拒收现金违法”的法治观念。
(二)外拓宣传深化成效
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社区、商圈开展“扫街式”宣传,覆盖餐饮零售、生活服务等重点行业。在农贸市场、便利店等现金高频使用场所实施“一对一”政策辅导,指导商户完善现金收付标识,建立零钞兑换绿色通道。针对老年群体、外籍人士等特殊需求,定向发放《现金收付义务告知书》,明确商户法律责任。
(三)数字宣传扩大覆盖
构建“全平台、多形态、交互式”线上宣传体系,在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等渠道开设现金服务专栏,发布政策图解、动画短片等适网内容。运用智能推送技术实现分众化精准触达,结合线上知识问答、案例分享等互动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同步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在虚拟服务场景嵌入现金服务提示,确保政策传递无死角。
三、践行社会责任,彰显金融担当
通过专项整治,社会公众对人民币法定属性的认知显著提升,商户依法收现意识持续增强,现金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分行同步建立“现金服务直通车”机制,开通投诉专线并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高效处理拒收现金投诉。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优化现金使用环境工作,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标准化。
中信银行天津分行始终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将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抓手。通过多维宣传、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有效净化辖区现金流通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支付选择权。未来将持续深化现金服务体系建设,筑牢金融基础设施,以实际行动诠释“国家有要求、群众有需要、中信有担当”的企业精神,为构建和谐金融生态贡献中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