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港交所发布观点文章称,自2023年启动至今,互换通成交金额不断提升,2025年互换通更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据港交所统计,两年前互换通启动时,参与的离岸投资者仅有22家,到2025年第一季参与投资者数目已增至超过80家。每月成交金额由2023年5月的人民币500亿元升至2025年5月的人民币3800亿元,日均结算金额达到人民币250亿元。截至2025年5月,互换通成交金额约占中国境内利率互换产品市场的8%。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唐燕飞)7月7日,港交所发布观点文章称,自2023年启动至今,互换通成交金额不断提升,2025年互换通更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今年1月,北向互换通合资格抵押品范围扩大,将在岸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纳入为合资格的履约抵押品。这项措施提高了北向互换通抵押品的灵活性,进一步便利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在岸债券。投资者可以提高资本效率,并能采用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上个星期,互换通又推出了新的优化措施——将北向互换通下利率互换合约的最长交易剩余期限由10年延长至30年。”港交所称,各项优化措施能够帮助投资者构建更完善的投资组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4月,国际投资者持有的在岸固定收益产品总值达人民币4.4万亿元,较一年前增加了10%。此次优化也使投资者能够加强投资组合和投资产品选择。投资者可通过互换通的合约压缩服务更有效管理其持有的利率互换产品,简化其投资组合、降低资金成本及操作成本。
与此同时,随着互换通越来越便捷,参与投资者越来越多,形成的网络效应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及收窄价差。据港交所统计,两年前互换通启动时,参与的离岸投资者仅有22家,到2025年第一季参与投资者数目已增至超过80家。每月成交金额由2023年5月的人民币500亿元升至2025年5月的人民币3800亿元,日均结算金额达到人民币250亿元。截至2025年5月,互换通成交金额约占中国境内利率互换产品市场的8%。
港交所表示,除将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外,今年稍后互换通将会扩充产品类型,增加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这将有三大好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更能反映中国贷款市场动态;帮助投资者更精准有效对冲信贷相关风险;为离岸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人民币资产或人民币信贷产品参考基准。”港交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