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欢欢
盛夏时节,新桥机场高速沿线新铺设的草皮绿意盎然;合肥高铁沿线一处曾经杂乱的老旧广场,蜕变为街头游园;G206长丰段上,摊铺机轰鸣正为路面披上崭新“外衣”……这是合肥市2025年交通沿线养护工程的日常一景。
眼下,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聚焦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公路,以“绣花功夫”推进路域环境整治,推动城市交通动脉品质提升,让群众在出行中感受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温度。
打造“绿色长廊”,高速公路“焕颜提质”
日前,驱车驶入机场高速,只见互通区新栽植的紫薇与草坪相映成趣,曾经杂乱的边坡被规整的草地覆盖,既扮靓了旅途,又赢得了司乘人员的赞誉。
“机场高速边环境变化大,种了不少树木花草,已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外地归来的陈女士感慨道。
今年以来,针对机场高速这一重要的门户通道,安徽省交控集团合肥管理处投入533万元实施绿化和路域环境专项提升,规划栽植乔灌木2686株,铺设草坪4.8万平方米,播撒草籽2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一步一景”的沉浸式景观体验。
改造前后对比图。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互通区采用疏林草地设计,辅以景观组团和草花栽植;中分带以色叶乔木打造‘四季画廊’,天际线改造提升行车视野通透性。”安徽省交控集团合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互通区绿色提升基本完工,中分带路域环境提升项目完成30%,计划年底全部完工。
不止于此。在推进高速公路品质提升中,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加强部门联动,落实属地责任,协调省交控集团合肥管理处、合肥新桥机场、合肥交控集团建立“专项治理+常态管养”机制。
其中,高速养护单位在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机场沿线等市域高速公路,实现“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精准养护,日均投入养护人员200余名、机械化清扫里程约130公里。同时,在市域高速公路按照“分类打造、有重点开展”的提升思路,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开展绿化品质提升行动。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管养单位一方面安排专人对高速公路绿化情况进行摸排,从补植补栽、修剪美化、浇水施肥等方面,做好日常绿化养护工作;另一方面对机场高速等重点通道实施绿化景观提升,重点提高高速收费站出入口、互通立交以及中分带的绿化美化水平,致力实现‘开窗见绿、美不胜收’的出行体验。”
推动“路地协同”,铁路动脉“清肺通络”
当前,合肥铁路网络正由“米字型”向“时钟型”转变,总里程达到888.1公里,点多、线长、面广,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逐渐增多。
为净化铁路沿线环境,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合肥市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动市县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双段长制建立健全,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工作重心逐步向属地街镇下移,全市156个涉铁沿线镇街明确了路地联络人,路地协同顺畅,信息互通共享,全力营造“畅、安、绿、美”的铁路风景线。
在金寨路与龙川路交口附近的宁蓉高铁沿线空旷地带,曾经垃圾遍地、开荒种地的乱象,取而代之的是绿色花园;在长丰县下塘镇,高铁沿线的烧饼广场将全新升级为精品游园,淮南铁路线与合蚌高铁之间1.9万平方米的荒地华丽变身为可以“席地而坐”的清新绿地……
改造前后对比图。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这些变化是合肥铁路沿线环境治理“路地协同”推进的生动缩影。在路地协同推动下,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正从“独角戏”变“大合唱”,实现燕峰农场侵限隐患树木、高铁桥下乱堆乱放建筑材料、违规停车等“老大难”问题的治理。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完成自查自改隐患问题280个,铁路部门排查隐患问题209个,隐患问题动态清零率为82.3%,剩下隐患问题正加速推进整改销号,“坐车赏景、依窗赏画”的出行愿景加速实现。
聚焦“畅安舒美”,国省干线“强筋健骨”
七月酷暑,G206威汕线长丰段地表温度突破50℃。摊铺机滚过沥青蒸腾起浪,雾炮车立刻喷出水雾精准压制扬尘。
“设备升级后,噪音从90分贝降到65分贝,相当于嘈杂街道变为正常交谈。”现场技术员抹了把汗。随后,盘旋上空的无人机将施工画面实时回传,技术人员根据反馈动态调整施工区疏导方案,实现铣刨作业与扬尘控制同步进行。
这番智慧养护场景,是合肥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通达四方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是连接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城市节点与乡村群落的重要通道,更是彰显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以“路况提优、环境提靓、安全提级”为目标,开展公路养护提升工作,推动合肥市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
其中包括G206威汕线长丰段在内,合肥市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150公里,以精细管理、绿色施工、智慧管控三项举措,加大日常养护力度,提高坑槽修补、边沟清理、机械除草、交安设施管养频率,加强桥梁、涵洞隐患排查,及时清除桥梁泄水孔等处的杂物,并运用无人机、水下蛙人、雷达、声纹监测、材质状况检查等专业手段,以及“人工+智能”双重检测模式,对重点路段以及桥梁的病害进行全面排查、监测,分类建立台账清单,全面督查,限期整改销号。
入户宣传。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与此同时,合肥市还积极构建“宣传+监管+服务”路域环境管理机制,通过“说理式执法”配合“送法下乡”“企业普法课堂”等方式,宣传公路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案例阐明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违法设置广告牌、非法种植物、占道经营等涉路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协同属地政府、企业、群众消除安全隐患。
其中,面对S102合阜路沿线村民违规设置广告牌行为,执法人员顶着高温多次入户讲法理、话家常,后依法予以拆除;在G330合铜路,执法人员主动走访沿线村民,劝导村民主动清除1200平方米的违规菜地……由此,一幅“畅、安、舒、美”的交通画卷正徐徐展开。
眼下,合肥“三路”环境的精细治理,不仅刻写在摊铺机155℃的精准温控里,还融进执法人员烈日下的普法宣传中,更绽放在村民主动清除的占道作物间。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精雕细琢推进“畅安舒美”路域环境建设,努力让每一条路成为安全畅通的民生线、风景线和幸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