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刚挥向巴西,巴西总统卢拉便迎头痛击,一句“我们没有义务使用美元”,将美方的贸易“讹诈”打得措手不及。
中国随后也迅速亮明立场,作为金砖国家的领头羊,中方又会做出怎么样的表率呢?
7月10日,巴西总统卢拉在接受巴西电视台Record TV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出一句话:
“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没有义务使用美元进行贸易。”
卢拉表示,即使完全终止与美国的贸易,巴西也能正常运转,因为美巴贸易总量仅占巴西GDP的1.7%。
“我们会寻找新的伙伴,我们不是美国的附庸。”
这句话,是对特朗普加征50%关税的正面回应。
而这场关税风暴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在7月9日发布的公开信。
他在信中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巴西出口商品征收50%的关税。
理由?“巴西破坏了贸易平衡。”
然而信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税率本身,而是他对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案件的指责。
特朗普在信中公开批评卢拉政府“政治迫害博索纳罗”,并表示美国不会坐视不理。
这是他首次在关税声明中直接干涉他国司法事务。
博索纳罗因涉嫌在2022年大选后试图推翻选举结果,正接受审判。
特朗普和博索纳罗
而这位“巴西特朗普”与特朗普本人私交甚密,二人在政策、选民基础、政治风格上高度一致。
特朗普在信中所谓的“维护公平”,更像是明目张胆的政治干预。
7月1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发声,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得以经济手段干涉他国司法独立。”
德国、法国等多国外交部也纷纷表态,对特朗普将博索纳罗案与贸易政策捆绑表达关切。
这封信不仅在内容上激怒了巴西,在外交程序上也被视为越界,7月10日晚,巴西外交部正式将特朗普的信函退回美国驻巴西大使馆。
这是巴西21世纪首次“外交级别退信”事件,也是对美国总统个人信函的首次官方拒绝。
据《圣保罗页报》披露,卢拉政府在退信函时附带外交说明,称信件内容“违反国际外交礼仪,侵犯巴西司法独立”。
这一举动在拉美外交界引起轰动,也标志着卢拉政府在对美政策上进入“强硬模式”。
一位巴西前外交官评论称:
“这是巴西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不是美国的殖民地。”
这次反击背后,其实早有铺垫,就在几天前,金砖国家峰会刚刚在里约热内卢闭幕。
卢拉在金砖峰会上讲话
虽然中俄领导人未能出席,但会议依然达成了关键共识: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而卢拉在会上扮演了核心角色。
他提出建立金砖内部清算系统,未来甚至可能推动共用结算货币。
“我没有义务用美元和中国、委内瑞拉、欧盟做生意。”
这番话,不仅说给特朗普听,也是在向金砖+国家释放信号:美元不再是唯一的通行证。
面对特朗普的激进行为,中国也没有沉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金砖国家不是为对抗而生,而是为了推动公平秩序。”
她明确指出,“关税不应成为胁迫、霸凌他国的工具。”
与此同时,中国也再次提及《联合国宪章》,强调国家主权与经济自主权不可侵犯。
中国的表态,不仅是对巴西的支持,也是对美元霸权逻辑的全盘质疑。
而中巴合作的实际推进,也让这种支持不止停留在外交语言。
中国与巴西共同宣布启动“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
这条跨越巴西、秘鲁的铁路,将连接南美两洋,打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贸易通道。
中方建议采用人民币与雷亚尔双边结算,巴西政府表示欢迎。
这是金砖国家在现实层面推动“去美元化”的重要一步。
铁路建成后,巴西的出口走廊将不再依赖美国市场。
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为本币结算提供稳定的大宗商品支撑。
这一项目的战略意义远超基建本身。
特朗普的目标其实不只关税。
他在信中暗示,“巴西企业可以通过在美国设厂规避关税。”
这是典型的“逼产业链回流”策略,意在迫使巴西将关键制造环节转移至美国本土。
此外,加税也有助于他在国内塑造“硬汉”形象,转移对美国经济滞胀的不满。
但这一次,算盘落空了。
巴西没有妥协,反而选择了正面硬刚。
除了中国,巴西也在加快与其他“非美元阵营”的国家加强联系。
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已宣布,将把中东和南亚作为下一阶段的出口重点。
巴西还与印尼、印度、伊朗等国家就本币清算展开初步接触。
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
这说明巴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美元替代网络”的意图异常明确。
而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既然美元成了武器,那我就自己造盾。”
这场巴西对美反击,不只是一次贸易争端。
它是一场关于货币权与政治主导权的深层次较量。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保住美元霸权的地位,维护美式秩序。
而卢拉则想通过去美元化,争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主权。
这场冲突没有简单的输赢,但它表明:发展中国家不再愿意被动接受美元规则。
金砖不是一个同盟组织,但它代表的是另一种世界秩序的可能性。
巴西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但它代表的是数十个国家的共同诉求。
当卢拉说出“我们没有义务使用美元”时,世界听见的不只是巴西的声音,而是整个“全球南方”的回响。
强权可暂时压人,规则才长久立人。
美元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这个信号,已由巴西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