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黄浦区的陈先生夫妇来到黄浦公安分局老西门派出所报案,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民警初步调查后发现,种种线索竟然都指向了陈先生的孩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先生与妻子向民警反映,他们名下多张银行卡竟然在一夜之间累计消费和转账近5万元,可是这些储蓄卡、信用卡明明都在自己身边,而且夫妇二人对电信网络诈骗都有所了解,既没有接到可疑电话,也没点击陌生链接,更没有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APP。更蹊跷的是,银行账单明细显示,每一笔消费或转账都在八九百元左右,而且全都流向了外省市的小吃店、照相馆等商家,可陈先生一家从来没有去过那里。这钱,到底是怎么不翼而飞的?
民警询问会不会是家里的小朋友误操作或是遭遇诈骗所致,陈先生夫妇也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女儿刚上初中,平时非常乖巧,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回家后,夫妇二人越想越觉得可疑,便向女儿提起此事,可不管怎么问,女儿都表示不知情。无奈之下,等学校放假后,陈先生和妻子陪着女儿一起来到了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在民警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下,陈先生的女儿终于吐露了实情,原来5月初的一天晚上,小朋友使用妈妈的手机上网课,期间浏览了社交平台,一个陌生人主动加了她的QQ号,两人聊了一会儿,对方提出请她帮忙“解封游戏账号”。小朋友懵懵懂懂信以为真,在对方一步步诱导下,将妈妈的手机号码和接连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全盘托出,随后又悄悄拿了爸爸的手机如法炮制。直到半夜,父母的手机开始疯狂弹出消费短信,小朋友一下子慌了神,追问对方却只得到“会退钱”的空头承诺,随即便被拉黑再也无法联系。小朋友既懊悔又害怕,便选择了沉默。
得知真相后,民警立即锁定关键线索,分头奔赴外省市展开工作,经过不懈努力,追回了部分损失。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收到民警追回的钱款,陈先生夫妇百感交集,特意带着锦旗和感谢信来到派出所,再三向民警表达谢意。
警方提示:现在正值暑假,小朋友使用手机时间比较多,家长们要多和孩子聊聊网络陷阱,引导孩子学会识别骗子,万一遇事也不要害怕,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同时,最好定期检查账户变动,开启大额交易提醒,共同守护家庭“钱袋子”。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