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幕。主论坛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到495.50亿元,同比增长29.37%;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6.38亿人,同比增长16%,为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的提升与短剧和微短剧等新形态内容快速传播的影响密不可分。
《报告》显示,2024年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4210万部,较2023年增长超420万部,增长幅度11.19%;网络文学IP改编量为83250部,同比增长14.55%;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48.15亿元,同比增长10.68%,我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总量(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约为75.09万部(种),同比增长7.92%。
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络文学平台驻站作者总数约为3030.1万人,同比增长3.44%;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6.38亿人,同比增长16%,为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的提升与短剧和微短剧等新形态内容快速传播的影响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网文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作品(11.19%)和作者(3.44%)的增速,网络文学正在步入以用户和消费转化为核心的新阶段。”张毅君还表示,用户年龄结构与2023年相比,26岁以上各年龄段的用户占比均有所增长,之下的用户群体比例则在下滑,具备更强消费能力的中青年群体规模在扩大,验证了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因。
纵观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发展,主要呈现三方面特征:网络文学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新大众文艺;新业态模式促进行业多元价值体系发展;网络文学与微短剧融合,开辟出行业转型新路径。
“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在更新节奏、消费场景、情感表达等维度存在着天然的适配性,因而成为平台吸引用户增长的重要手段。”张毅君认为,随着看剧找书、读书追剧的消费模式逐渐普及,催生出短剧、文字、衍生品的跨媒体立体消费生态,一举打破媒介壁垒,实现内容价值的多维延伸,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蓬勃活力,有力促进了网络文学行业的转型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