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导语: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穆村镇堡上村的积分超市,在我身后,参加活动的村民们面带笑容,正有序地前来兑换心仪的物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那么,这个独特的积分超市究竟是如何巧妙运作的呢?它又是怎样以小积分兑出大文明,从而激发起整个村子的蓬勃活力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同期声:
老张,这是你前期参与咱们春文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获得的相应积分,按咱们积分的这个原则,一共总分是8600积分,8600积分能兑换860块钱……】
画面中的这一幕,发生在我县穆村镇堡上村积分超市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村民登记积分、办理兑换,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村里一道常见的风景线。
为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今年以来,穆村镇堡上村创新推出“积分银行”管理制度,以“10积分=1元钱”为兑换标准,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文艺活动以及在乡村大食堂帮工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在全村范围内兑换生活用品、抵扣食堂餐费、在产业园区兑换农产品等,用“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能量”。
据了解,村民获得积分的渠道丰富多样,自愿加入环保小分队,参与村里定期组织的河道、沟道等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每次可获得400积分;主动参与植树、浇水等绿化维护,每次能得400积分;加入村文艺队参与节日演出、文化下乡等活动,每场能获得300积分;在乡村大食堂内进行帮厨及送餐等一系列服务,每次可积50-300分不等。甚至在邻里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能获得相应积分奖励。
【采访:穆村镇堡上村村民 张宏俊
这个积分很容易得到的,我们参加的好多活动,比如打扫卫生、参加娱乐活动、去外面表演,都给我们积分,给我们积了分之后都兑成现金,可以在我们的这个积分超市随便买东西,买什么都可以,我感觉到这个平台挺好的。】
“积分银行”推行以来,村民们参与的热情高涨,不少人已攒下数千积分。这不仅让大家在兑换日用品时省下了不少开支,村里的环境也随之焕然一新,道路更洁净,公共区域更整洁,变化肉眼可见。
积分制度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村里的文化生活也变得热闹非凡。过去组织文艺演出时,常常面临人手难凑的问题,如今村民们主动报名参与,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村里的演出总是座无虚席,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
为确保积分管理公平公正、落到实处,穆村镇专门成立积分统计小组,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对村民的积分获取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定期公示,村民可随时查询自己的“积分账户”。在村食堂,村民用餐时也只需报出姓名,工作人员便可通过积分系统直接扣除相应积分,便捷的兑换方式受到村民广泛好评。
【采访:穆村镇堡上村“积分银行”负责人 强志琴
“积分银行”的核心是用正向激励引导村民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通过将乡村治理的“软任务”转化为“硬指标”,既让村民在参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基层治理有了“润滑剂”,更凝聚起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合力。。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拓展积分应用场景,计划把积分与评先评优、政策扶持等挂钩,让小积分发挥更大作用。】
“积分银行”的落地运行,是乡村治理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激发村民主动性的巧妙抓手。如今,它正像一把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的“金钥匙”,让文明的新风尚在一次次积分兑换中,于村民心间悄然扎根、蓬勃生长。
记者:雷杨文 郭帆育
来源:柳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