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28日
西塞山区化工园区内
湖北迪赛鸿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迪赛鸿鼎”)
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这条超低介电损耗碳氢树脂(DSBCB)
年产千吨级生产线预计将于11月投产
打破美国、日本企业
对我国高端电子芯片封装材料的长期垄断
走进自动化工业厂房,工人正使用压缩空气对精密管道进行吹扫作业,提升生产时仪器仪表测量的准确度,保证产品质量与合格率。迪赛鸿鼎总经理祁军介绍:“目前生产线已完成总进度的90%,8月将启动设备联合调试与工程验收。若审批顺利,这条千吨级生产线将在11月投产。”这意味着我国在5G/6G通信、AI超算器件制造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将实现自主可控。
破解芯片材料“卡脖子”难题
高端电子芯片封装材料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的“隐形盔甲”、“液体黄金”,是电子芯片制造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此次迪赛鸿鼎研发的产品DSBCB树脂,具有超低介电损耗、超高尺寸稳定性等特性,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材料。
国际上第一家将BCB类材料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是美国陶氏公司,但陶氏公司的BCB类树脂材料价格昂贵,主要在特种芯片及军工制造领域使用。除陶氏公司外,生产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的还有日本化药、三菱化学、旭化成、日铁化学等公司,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一直在加速研发赶超。迪赛鸿鼎即将量产的DSBCB树脂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纯碳氢树脂,不仅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性能优势,超低介电损耗性能要远优于陶氏公司的同类产品,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迪赛鸿鼎生产的DSBCB树脂未来将用于高阶覆铜板制造、电子芯片封装、光刻胶、液晶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的产品综合性能优于国际顶尖水平。通过几个(高端)客户的应用来看,是优于日本性能的。目前我们这一款产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祁军表示,该公司产品获得了中国专利,经国际头部企业认证,DSBCB树脂在高阶覆铜板制造中,其介电损耗和尺寸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超越现有最优碳氢树脂,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BCB类树脂千吨级量产技术的企业。2024年,该材料荣获“中国化工新材料年度创新产品”,权威认证标志着其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前沿。该材料具备超低介电常数、超低介电损耗、超高尺寸稳定性等特性,综合性能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值得自豪的是,其核心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已获中国专利并申请国际专利。
国产改写行业格局
作为总投资10亿元的重大项目,DSBCB产业化进程承载着多重战略意义:将破除我国高频高速覆铜板、IC封装载板等领域的材料封锁;100%国产原材料意味着将实现全链条安全可控;打破进口材料溢价,可直接降低下游电子制造企业生产成本;该产品将填补黄石PCB产业链上游空白,助力湖北“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建设。
迪赛鸿鼎的DSBCB树脂产品量产后将重塑全球电子材料的市场格局,通过性能领先的先进材料为5G基站、AI服务器提供更强信号保真度。目前,迪赛年产3000吨DSBCB树脂产业化基地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项目一期产能1000吨,年产值将超2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望突破50亿元,年利税超10亿元。
湖北理工学院新材料与绿色化工学院院长卢小菊说:“这不仅是我国特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我国在半导体基础材料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该项目量产后,有望降低我国高频高速通信设备制造成本。”
随着迪赛鸿鼎生产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这条承载着国产高端电子材料希望的生产线,将奏响破除“卡脖子”困境的进行曲。祁军充满信心:“当‘黄石造’高端电子材料实现量产时,中国电子产业的核心将实现完整拼图。”
来源 | 综合全景西塞
本期编辑 | 赵天元 本期审核 | 董瑾瑜
本期终审 | 王 勇 本期监制 | 陆 冰
黄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