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业务转型、流量红利渐退的背景下,银行正在为App和公众号“做减法”。
近日,珠海华润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多家机构宣布停用并迁移部分线上营销渠道功能。《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银行直销渠道和信用卡业务App也大批退出市场,庞大的银行App“军团”正在大幅缩减。
受访专家指出,这类举措主要是银行基于运营成本、盈利效果等的综合运营决策,建议银行线上营销建立“数据赋能、平台支撑、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线上渠道“关停并转”
“不知道银行搞这么多App干嘛,储蓄卡一个,信用卡一个,贷款一个,收款一个……”社交媒体上,一位网友发帖吐槽银行手机应用的繁杂。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渠道成为各大银行业务经营的必争之地。网上银行、理财产品、信用卡服务、生活服务……精细划分的各类业务背后,往往对应着同一家银行的多个手机应用软件和公众号、服务号。《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这一布局已经发生改变,银行正持续为线上营销渠道瘦身。
日前,珠海华润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10月15日正式下架润钱包App,并将原功能全面迁移至华润银行App。公告中称,此举是为了实现“一个客户、多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记者了解到,该软件主要为客户提供支付、积分商城和优惠券服务。
事实上,银行线上渠道整合的主要对象还是直销银行和信用卡相关App。记者初步梳理发现,近两年来,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已陆续停止了旗下信用卡App服务。直销银行方面,今年5月26日,北京银行宣布将迁移其直销银行App功能至手机银行“京彩生活”,我国首家直销银行正式退场。此外,民生银行、汉口银行等也在近两年内关停了相关App。
记者检索华为应用商城发现,目前尚存的信用卡App主要由国有银行等头部机构开发,而余下的少量直销银行则多来自地方中小银行,如新疆汇和银行、湖南银行等。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公众号功能也在近期迎来“缩编”。多家银行将公众号与手机银行App功能进行整合,或是将细分业务公众号功能迁移至银行主号。
今年6月,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自7月10日起将“上海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中,封闭式理财和定开型理财产品的购买功能转移至“上海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且自9月11日起将停止该公众号所有理财产品购买交易,赎回功能暂不作调整。此外,郑州银行公司金融公众号也将于7月31日正式下线。公告显示,该公众号原功能将同步迁移至郑州银行微银行公众号。
“自2013年起,银行为了启动线上渠道业务,普遍使用直销银行的模式,导致相关App和公众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线上业务矩阵’,目前流量红利已经见顶,直销银行模式也在2023年开始退潮。与此同时,银行传统业务也在转型。特别是信用卡业务,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在获客能力、用户黏性和营利转化上都落后于消费贷和数字支付业务。因此,相关App和公众号功能也开始加快整合。”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对记者分析指出。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驱动银行进行App和公众号功能整合背后的动因相似,此举可能会使得用户在部分渠道的银行功能使用受限,但从银行机构角度而言,这些动作主要是基于运营成本、盈利效果等的综合运营决策,不论是关闭还是终止服务,作为银行机构的“减负”举措,能够更好地助力其他手机App业务的轻装上阵。
仍待进一步优化
检索手机应用市场,记者注意到,一些体量较大的银行机构仍然手握大量App,根据不同客群和业务分别设计。
以工商银行为例,检索同开发者应用可以发现,除“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外,该行还有“工行企业手机银行”“工银e生活”“工银兴农通”等7款手机应用软件,分别面向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生活服务、县域乡村地区客户等。
公众号则更为精细,不少银行总行和分支机构各有主号,信用卡、贷款和理财等业务往往也区分总分机构设置公众号。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应当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受监管政策影响,银行整合相关App和公众号功能,也符合金融改革提质增效化险的导向。”石烁指出,“202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为银行线上营销转型提出了总体方向。”
石烁建议,银行线上营销应建立“数据赋能、平台支撑、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数据赋能”上,应打通政务数据、行内数据、征信数据、第三方数据的整合应用,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不匹配等问题。在“平台支撑”上,应搭建数字化客户全流程服务平台,建立营销策略大脑,打造前中后台一体化的移动营销价值链。在“协同创新”上,应参与共建“科技+金融+产业”生态圈,以金融科技为突破,推动数字化创新成果可落地、见成效。
“未来,银行线上营销有进一步集成化的趋势,但也不排除会在小红书、抖音等用户较多的流量平台,将营销与用户运营等手段进行结合,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强化品牌营销。”苏筱芮展望道,“数字经济时代,银行数字化发展方向与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能力息息相关,未来手机应用、渠道端也有望与AI、元宇宙等技术结合,打造特色业务与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便捷的业务功能,以及更新颖的交互方式。”
记者 李若菡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科创板重磅文件出炉!释放哪些信号?
特斯拉新车“空降”
麻辣王子开始“擦边”营销?
A股股民已超2.4亿
闻泰科技董事会“大换血”
山姆中产会员集体“破防”
千亿公募换帅
特朗普或加码“逼宫”鲍威尔
特朗普宣布700亿美元重磅计划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下一篇:从“职业背债人”看银行风控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