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个人遇到过的3个延期的平台,都在继续兑付本金。
月初,我们遇到过的最困难的GM华R,这个月也开始每月兑付3%的本金。上面政策来了,最难啃的骨头,也还是开始兑付了。
月中,GM另一家平台这个月又继续付了3%的本金。这家的情况就相对好的多了,延期期间的大部 分利息都是付了的,开始兑付本金的政策下来后,这家最终的收益率预计也会好的多。
另外经过我们去催促后,某花园城投两年期到期的,目前也已经付了80%的本金了,剩下的20%,在春节前,大概率有希望能付完。
可以明显感觉到,今年化债的进度在加快,目前的形势在变好。
目前整个葱地的非标都停了,没有新增的延期后,就是解决一点少一点。
近三年化债,每年有2.8万亿的化债额度,今年2.8万亿的资金已经全部下发,这些额度下来后,对各地的资金还是有很大的缓解作用。相比于去年1万多亿化债额度,还是主要分给那些重点区域,今年的化债力度还是比较猛的,化债进程也比去年快。
并且等明年、后年化债资金下来后,估计能把绝大多数存量延期的非标给解决掉,到时候各地的资金压力也会更小。
但随着化债进度的推进,伴随的就是好的非标产品减少。
好产品稀缺,并且化债期内,短期想要再去新增非标也是非常难的,但原来有做过存量业务的,允许去做置换,有了置换这个口子,至少说明后面是有产品可买的,城投大概率也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
况且今年化债额度已经下发完了,等消化完成后,今年化债清非标的进度,估计是提前不动了。等年底大家都比较缺钱的时候,各地有好产品出来的几率就比较大了,资质较好的非标估计会陆续多起来,市面上大概率也不会像上半年那么缺产品。
到时候可能是个机会。
非标城投期限一般是1-2年,今明两年内的买的非标,处在化债这个大的趋势背景下,至少在这波化债周期内,城投债整体的风险是有所降低的。
而在这波化债周期之后,再出现问题的,或许就需要等待下一个化债周期了。
政策不可能一直松,或者一直紧。
一般情况下,都是紧几年,然后又松几年的周期循环。
而个人、平台、甚至小区域的能力,在大的趋势背景下,都显得异常渺小。还是只有大环境好了,自己才有更大的几率能更好。
城投债长期看的还是信仰,只要能坚持长期玩下去的,大概率还是能赚到钱的。
也只有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才有更大的几率赚到更稳的钱。
而东搞搞,西搞搞的打法,最终可能就是到处交学费,或者错失机会。
还是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长期坚持,这样赚钱几率也会越高,而东搞一下,西弄一下,意味着对各领域都不精通,最终可能一无所获。
至于我们,依旧会长期围绕着城投债玩下去,把城投债作为债类资产长期配置,就玩点中等水平,进可攻,退可守, 坚守赛道,总会等来好机会。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