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国补”倒计时!多家银行“预热”消费贷产品
创始人
2025-08-27 14:12:23
0

随着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实施节点临近,一场围绕“金融国补”的消费贷市场“抢客战”已然打响。近期,多家国有大行率先发力,通过短信推送、线上预热等多渠道,密集推广旗下消费贷产品。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力度明确,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借款人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覆盖家居家装、电子产品等消费场景。

伴随着政策落地时间临近,多家银行也在紧锣密鼓推进系统改造升级:一方面通过商户MCC码(商户类别码)精准识别消费领域,另一方面明确贷款资金使用要求,需先转入本人名下本行借记卡,再通过该卡完成消费,否则将无法享受贴息,以此构建政策落实与风险防控的闭环。

多家银行抢先“预热”消费贷产品

近日,邮储银行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客户相关政策,9月1日起支用“邮享贷”消费,最高可按1%年贴息比例享3000元国家财政贴息,在宣传政策的同时,该行还附上了产品链接,方便金融消费者查询产品详情。

从邮储银行提供的产品链接中可以看出,该行此次重点宣传的是“邮享贷”产品,该产品面向18—65周岁的公民,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和资质,分为“信用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消费贷款”两大类。其中,“信用消费贷款”主要适用于收入稳定、信用良好的客户,最高可贷额度达到100万元;而“房屋抵押消费贷款”则针对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最高可贷额度高达500万元,两款产品的借款期限最长均为七年,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长期资金使用需求。

无独有偶,工商银行推出了个人消费贷产品“融e借”。“融e借”同样具有额度高的特点,最高贷款额度为100万元,在享受财政贴息前,年化利率(单利)为3%。对于“融e借”的额度判定标准,工商银行一位客户经理也进行了详细介绍,“系统会根据客户的综合资质来判定最终的贷款额度,比如客户是否为事业单位员工、是否为优质客户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额度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优质客户可以拿到较高的额度”。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的客户经理发布了相关的宣传海报。海报中提到,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使用个人消费贷款消费最高享3000元财政贴息。该行推出建易贷(公积金缴存单位客户专享)、快贷(无抵押、手机申请、秒审秒贷)、房易贷(建行房贷客户专享)、养易贷(企业年金缴交客户、退休人员可贷)等产品,额度最高100万元,期限最长七年,年化利率3%起,30万元(含)以内可全线上办理。经测试,手机扫码后,链接会直接跳转至建设银行的借钱频道,金融消费者可以通过关注该分行的微信公众号,查看消费贷产品“快贷”的申请指引,同时还能预约附近的网点办理相关业务。

系统改造升级进行时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8月12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重磅出台。两项政策明确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借款人的操作负担,政策在设计贴息流程时,始终遵循简化原则。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方面,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政策落地后,多家金融机构表态积极推进细则落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均表示,将于9月1日开始,针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工作。

随着9月1日关键时间节点临近,银行系统的改造升级进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8月25日,在平安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助理王军指出,在监管提出贴息政策之后,平安银行也做好了承接规划、产品优化和组织推动;已经对分行做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操作的培训,进一步细化客户办理流程的指南和问题解答。在8月底,各种政策和相关办法也会陆续实现。

浙商银行表示,该行8月中旬已完成内部执行流程方案设计,目前处于系统开发和测试阶段,预计在2025年9月1日前完成系统上线准备工作,9月1日起可办理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细化执行方案已经在制定中,将于近日对客户关注的问题统一发布解答。该行表示,根据政策该行将在向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具体贴息金额待系统上线后客户可自行查询,银行也会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客户。

一家国有大行的个贷经理介绍:“银行系统将通过商户MCC码来识别贷款资金的用途。自9月1日系统升级后,如果消费对象属于相关部门规定范围内的商户(例如购买电脑、家电、装修等),系统会自动识别为合规消费,并计算相应的贴息。”

该个贷经理还表示:“我行目前正在升级系统。客户必须先将贷款资金从我行的贷款账户提现至本人名下的我行借记卡,再通过这张借记卡进行消费,系统才能有效追踪资金流向,并识别为消费用途。一旦客户将资金转入其他账户或进行跨行转账,系统将无法追踪,也就无法享受贴息政策。”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按照现在的系统改造时间推进,预计9月初上线。正常情况下,客户需要将贷款资金放入贷款银行的借记卡中,用这张卡进行装修、买家电等领域的消费,只要有消费记录,银行能识别到贷款用于这些合规领域,就可以计算贷款金额及对应的贴息金额,如果客户把卡里的钱转走,银行则无法监测到这笔钱的使用情况”。

可以看出,此类举措是银行落实监管资金用途真实性管理要求的手段,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有效避免资金被用于非消费用途,从而确保资金用途合规,同时有效防范套利风险。

对于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细则何时出台,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目前执行端仍待总行下达具体细则。对于贴息后的利率,银行口径基本保持一致,补贴或将以一次性冲销形式发放,合同中的贷款利率较此前不会降低。当前,各家银行消费贷利率最低仍维持在3%及以上。

提前拉客、预推产品,为何银行积极宣传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指出,政策通过“财政补利差+银行扩规模”的模式,有望在稳定银行净息差的同时提振信贷需求,预期将促进消费领域良性循环。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作为主要经办机构,将直接受益于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长。

倪军测算指出,国有行作为个人消费贷、经营贷增量主力,且客群覆盖面更加广泛,预计政策利好下,6家国有行消费贷、经营贷年度增量分别为8787亿元、16532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464亿元、661亿元。股份行目前消费贷、经营贷增速处于低位,预计政策利好下,零售信贷增速有望回升,预计12家股份行消费贷、经营贷年度增量分别为2331亿元、2683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736亿元、2073亿元。相应地,预计6家国有行财政贴息148亿元、12家股份行财政贴息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银行在相关推送中多次明确,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费用,且并未委托官方渠道外任何机构、人员代为办理,并向消费者提示贷款风险。

“对于居民而言,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贴息政策红利;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申请消费贷款,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低、有补贴就随意申请,并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此外,居民申请消费贷款应用于合理消费,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等用途。”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建议道。

金融消费者应合规用款

多家银行针对消费贷贴息政策推出的资金管控举措,既是政策落地的“配套动作”,也是金融机构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对金融消费者而言,应该理性消费、将贷款用在合规且必要的消费领域,勿将贷款资金转入股市、楼市进行投资,或用于偿还其他债务等;在申请消费贷时,应直接通过银行官方渠道了解政策,主动向客户经理确认贴息条件、资金使用规则等关键信息,切勿依赖中介代办,避免陷入违规陷阱。

近期市场中已有贷款中介借贴息政策、利息降低等噱头揽客,对此,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金融消费者自身必须警惕潜在风险:首先,通过灰色渠道办理贷款可能涉及个人信息被滥用,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受到法律保护;其次,中介服务通常收费高昂,即便贷款成功,也会显著增加整体借贷成本和还款压力。因此,建议金融消费者不要轻信中介宣传,应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并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实际消费需求理性借贷,尤其是在参与各类消费补贴政策时,更应以真实消费为基础,避免为追求优惠而进行不必要的超前消费。

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贷款前需充分评估自身财务状况,避免盲目消费。要根据自身还款能力,合理规划贷款金额与期限,防止过度负债。政策明确贴息仅适用于特定消费场景,需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规场景,同时留存消费凭证与相关交易记录,以备后续核查。贷款前还应核实贷款机构的资质与合法性,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或网点确认贴息政策,避免轻信社交平台或不明中介。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政策细节,详细掌握贴息范围、申请条件等信息,避免被中介误导。

农业银行此前在公告中表示,无论是个人消费贷款还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均严格禁止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欺诈行为,以及通过不法中介办理“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违规业务。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资金的,纳入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兴业银行也提到,为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财产和信息安全,防范不法分子以办理贷款贴息为由实施诈骗活动,切勿轻信该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和短信。

来源: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网、北京商报、国际金融报等。

相关内容

外汇商品 | 2024年上...
汇率套保,汇兑损益 2023年和2024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率下降,...
2025-08-27 19:07:43
日本财务省拟申请约32万亿...
每经AI快讯,日本媒体26日报道,日本财务省计划在2026财年预算...
2025-08-27 19:07:42
梅赛德斯-奔驰完成清仓日产...
2025-08-27 15:40:48 作者:狼叫兽 据媒体报道...
2025-08-27 19:07:42
梅赛德斯-奔驰出售全部日产...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今天报道,梅赛德斯...
2025-08-27 19:07:40
期货收评:期货大面积飘绿,...
2025年8月27日,国内主力合约大面积飘绿,苹果、沪镍涨超1%;...
2025-08-27 19:07:37
耒阳市丰达玩具加工部(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耒阳市丰达玩具加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法...
2025-08-27 19:07:36
乐至县胖娃娃蛋糕店(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乐至县胖娃娃蛋糕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
2025-08-27 19:07:36

热门资讯

外汇商品 | 2024年上市企... 汇率套保,汇兑损益 2023年和2024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率下降,套保比例温和反弹,掉期(近结远购)...
平乐县小吴酒坊(个体工商户)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平乐县小吴酒坊(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政雄,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经...
广东在澳门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 8月26日,广东省政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广东省连续第5年安...
欢聚季报图解:营收环比微增 广... 雷递网 雷建平 8月27日 欢聚集团(NASDAQ:JOYY) 日前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
江远投资:获批香港资管牌照,2... 【江远投资获批香港第4、9类牌照,国际化能力再升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披露,江远投资(Lo...
禾赛科技计划最早于9月在香港上... 观点网讯:8月27日,据资本市场消息,禾赛科技计划最早于2025年9月在香港上市,募集约3亿美元资金...
复星医药与Sitala达成协议...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8月27日,复星医药(600196)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
大摩下调Lululemon目标... 摩根士丹利将Lululemon Athletica的目标价从280美元下调至223美元,维持“持有”...
宗馥莉名下一公司增资至4000... 8月27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京恒枫食品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200万美元增至4...
老庙黄金涉多起侵权纠纷 大象新闻记者 刘凌 赵全堂 近日,知名黄金品牌老庙黄金因产品“吉果乐园”造型“擦边”STAY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