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朗智能机器人产品 嘉辰西海工艺开发实验室。 记者 温婷 摄 以“伙伴思维”深耕战新赛道 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记者 温婷 科技金融沁润中小企业,浦发银行有了新打法。 “拿着原有的科技金融发展的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钟泉表示,当下,银行已经变成了一个“泛金融服务公司”。通过银行科技金融适配的能力,去解决中小企业的起步点、痛点、关键点的难题,这才是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 浦发银行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包括全国超过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增长超1000亿元,余额突破10000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以“伙伴思维”重构服务内涵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擎朗智能”)是全球领先的“通用+专用”人形机器人公司,拥有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 “我们在2018年建立了全球第一条服务机器人量产产线,而后在2024年建成自有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擎朗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通用+专用”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玩家,拥有业内最完整的产品线,包括人形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在全球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应用于海内外百余家连锁酒店、餐饮、医院、写字楼、学校、机场等室内服务场景。 针对擎朗智能业务遍布全球的特点,浦发银行在为其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配套了跨境金融服务。记者获悉,为助力企业发展,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为擎朗智能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服务,并结合自贸FT账户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境内外资金统筹管理。 除了需求多样化,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也是科创企业的鲜明特点,对于创新药企业更是如此。而企业股权融资大多附有回购条款,因此创立初期的科创企业,在行业估值并不理想时,大多更青睐银行的债权融资。 对于刚刚创立了6年的创新药公司嘉晨西海,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在其产品尚未面市时,即批复了6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为企业研发助力。 作为一家研发基于RNA的药物及疫苗的创新药企业,嘉晨西海全面布局肿瘤创新药、疫苗、消费医疗领域。公司CEO王子豪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产品的研发周期。目前,公司已获得9个IND批件,多款药物产品预计在2029年后陆续上市。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公司研发只能量力而为,在激烈竞争中影响了企业发展的速度。”王子豪坦言,长周期、可灵活取用的“浦研贷”,对于嘉晨西海这类科创企业尤为重要。 据悉,嘉晨西海的授信贷款上报仅3天,浦发银行即完成了审批,还不设还款限制,可以随用随取、按需发放,并可在期限内滚动使用贷款额度。 记者了解到,“浦研贷”正是浦发银行针对科创企业研发投入阶段资金需求,根据研发投入资金的类型,突破性地提供用款灵活且期限匹配的信贷支持而开发的一种产品。除了“浦研贷”,浦发银行还先后落地了以初创期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浦创贷”,以及可通过与优秀投资基金伙伴结成联盟,实现“贷早、贷小、贷硬科技”的“浦投贷”等,陪伴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为信贷员精准服务造“武器” “做精一个客户,弄懂一个行业”“建立以行业经营思维为基础的客户开发逻辑”。在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办公总部,类似的标语环墙而立,时刻提醒着客户经理以“伙伴思维”匹配客户需求。 然而对于银行信贷员来说,要真正做到科技贷款“投早、投小”并不容易,不仅要“吃透”产业,“看懂”公司,还要明确底线,做好风控。面对员工一线工作的各种困难,浦发银行运用“硬科技”重塑信贷经营模式,让他们手里有“武器”,心里有底气。 以“识客”端为例,据浦发银行科技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体系“科技雷达”,可精准看懂企业战略价值,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企业。在风控端,该行创建了数智化科技信贷新模式和风控体系,支撑全行兼顾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识别,大幅提高了服务效率。 而针对辖区生物医药类企业较多的产业特色,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在服务嘉晨西海等科创企业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用户画像,帮助客户经理提升判断项目的成功率。目前,这一经验还推广到了集成电路、新材料等硬科技行业。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陈珂坦言,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引领下,银行业都在加大科技金融的投放力度,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打造差异化服务,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专业性。 基于“浦研贷”建立的互信,目前嘉晨西海在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已开立美元和人民币资本金账户。双方还在洽谈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跨行代发等合作。 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基于长期“陪伴”建立起来的互信,浦发银行进一步打开了银企合作的空间,匹配企业实际需求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需要,更向产业生态延展,日益发挥“乘数效应”。 埃斯顿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早在2006年就在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开立了账户,2014年首次开展授信合作,产品包含流贷、并购贷款、“浦链通”等。 “我们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比较多,包括800多家供应商、1000多个客户,对于上下游供应链融资要求较高。银行会根据公司的资信评估上下游,对整个生态链发展进行支持,甚至在一些重大跨国并购中,提供更加灵活的信贷支持,这对于我们这种链主企业的做大做强是非常有帮助的。”埃斯顿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何灵军告诉记者。 2019年,埃斯顿通过参股公司收购德国机器人焊接龙头克鲁斯(Cloos)100%股权。浦发银行通过创新的信用贷模式为企业解决了并购中的资金周转问题,对埃斯顿锁定优质并购标的、提高并购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埃斯顿也凭借此次收购,在全球中高端弧焊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埃斯顿这类链主企业的并购交易,我们基于十余年的服务,对于企业的信用基础、海外标的背景都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考量。”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的互信是产品创新的基础,也最终实现了共赢。 如今,在链主企业埃斯顿的带动下,南京市江宁区逐渐形成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和智能测控系统为主的产业集群,区内关联企业达150多家。浦发银行南京分行针对该情况,已为区内近100家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全流程金融服务覆盖。 “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不仅需要长度,更需要宽度;要将‘赛道’跑通成为‘赛场’,甚至实现三维立体的延伸。”钟泉告诉记者。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据悉,浦发银行还将借助集团核心资源和政府合作,在现有的上海“张江创孵基地”基础上,打造新的孵化基地,将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前瞻布局到“从0到1”的科研阶段。
擎朗智能机器人产品
嘉辰西海工艺开发实验室。 记者 温婷 摄
以“伙伴思维”深耕战新赛道 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记者 温婷
科技金融沁润中小企业,浦发银行有了新打法。
“拿着原有的科技金融发展的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钟泉表示,当下,银行已经变成了一个“泛金融服务公司”。通过银行科技金融适配的能力,去解决中小企业的起步点、痛点、关键点的难题,这才是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
浦发银行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包括全国超过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增长超1000亿元,余额突破10000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以“伙伴思维”重构服务内涵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擎朗智能”)是全球领先的“通用+专用”人形机器人公司,拥有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
“我们在2018年建立了全球第一条服务机器人量产产线,而后在2024年建成自有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擎朗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通用+专用”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玩家,拥有业内最完整的产品线,包括人形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在全球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应用于海内外百余家连锁酒店、餐饮、医院、写字楼、学校、机场等室内服务场景。
针对擎朗智能业务遍布全球的特点,浦发银行在为其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配套了跨境金融服务。记者获悉,为助力企业发展,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为擎朗智能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服务,并结合自贸FT账户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境内外资金统筹管理。
除了需求多样化,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也是科创企业的鲜明特点,对于创新药企业更是如此。而企业股权融资大多附有回购条款,因此创立初期的科创企业,在行业估值并不理想时,大多更青睐银行的债权融资。
对于刚刚创立了6年的创新药公司嘉晨西海,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在其产品尚未面市时,即批复了6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为企业研发助力。
作为一家研发基于RNA的药物及疫苗的创新药企业,嘉晨西海全面布局肿瘤创新药、疫苗、消费医疗领域。公司CEO王子豪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产品的研发周期。目前,公司已获得9个IND批件,多款药物产品预计在2029年后陆续上市。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公司研发只能量力而为,在激烈竞争中影响了企业发展的速度。”王子豪坦言,长周期、可灵活取用的“浦研贷”,对于嘉晨西海这类科创企业尤为重要。
据悉,嘉晨西海的授信贷款上报仅3天,浦发银行即完成了审批,还不设还款限制,可以随用随取、按需发放,并可在期限内滚动使用贷款额度。
记者了解到,“浦研贷”正是浦发银行针对科创企业研发投入阶段资金需求,根据研发投入资金的类型,突破性地提供用款灵活且期限匹配的信贷支持而开发的一种产品。除了“浦研贷”,浦发银行还先后落地了以初创期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浦创贷”,以及可通过与优秀投资基金伙伴结成联盟,实现“贷早、贷小、贷硬科技”的“浦投贷”等,陪伴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为信贷员精准服务造“武器”
“做精一个客户,弄懂一个行业”“建立以行业经营思维为基础的客户开发逻辑”。在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办公总部,类似的标语环墙而立,时刻提醒着客户经理以“伙伴思维”匹配客户需求。
然而对于银行信贷员来说,要真正做到科技贷款“投早、投小”并不容易,不仅要“吃透”产业,“看懂”公司,还要明确底线,做好风控。面对员工一线工作的各种困难,浦发银行运用“硬科技”重塑信贷经营模式,让他们手里有“武器”,心里有底气。
以“识客”端为例,据浦发银行科技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体系“科技雷达”,可精准看懂企业战略价值,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企业。在风控端,该行创建了数智化科技信贷新模式和风控体系,支撑全行兼顾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识别,大幅提高了服务效率。
而针对辖区生物医药类企业较多的产业特色,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在服务嘉晨西海等科创企业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用户画像,帮助客户经理提升判断项目的成功率。目前,这一经验还推广到了集成电路、新材料等硬科技行业。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陈珂坦言,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引领下,银行业都在加大科技金融的投放力度,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打造差异化服务,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专业性。
基于“浦研贷”建立的互信,目前嘉晨西海在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已开立美元和人民币资本金账户。双方还在洽谈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跨行代发等合作。
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基于长期“陪伴”建立起来的互信,浦发银行进一步打开了银企合作的空间,匹配企业实际需求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需要,更向产业生态延展,日益发挥“乘数效应”。
埃斯顿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早在2006年就在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开立了账户,2014年首次开展授信合作,产品包含流贷、并购贷款、“浦链通”等。
“我们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比较多,包括800多家供应商、1000多个客户,对于上下游供应链融资要求较高。银行会根据公司的资信评估上下游,对整个生态链发展进行支持,甚至在一些重大跨国并购中,提供更加灵活的信贷支持,这对于我们这种链主企业的做大做强是非常有帮助的。”埃斯顿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何灵军告诉记者。
2019年,埃斯顿通过参股公司收购德国机器人焊接龙头克鲁斯(Cloos)100%股权。浦发银行通过创新的信用贷模式为企业解决了并购中的资金周转问题,对埃斯顿锁定优质并购标的、提高并购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埃斯顿也凭借此次收购,在全球中高端弧焊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埃斯顿这类链主企业的并购交易,我们基于十余年的服务,对于企业的信用基础、海外标的背景都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考量。”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的互信是产品创新的基础,也最终实现了共赢。
如今,在链主企业埃斯顿的带动下,南京市江宁区逐渐形成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和智能测控系统为主的产业集群,区内关联企业达150多家。浦发银行南京分行针对该情况,已为区内近100家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全流程金融服务覆盖。
“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不仅需要长度,更需要宽度;要将‘赛道’跑通成为‘赛场’,甚至实现三维立体的延伸。”钟泉告诉记者。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据悉,浦发银行还将借助集团核心资源和政府合作,在现有的上海“张江创孵基地”基础上,打造新的孵化基地,将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前瞻布局到“从0到1”的科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