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老大几岁了?该要二胎了吧?”
“两个孩子一起长大不孤单,趁年轻赶紧生!”
这些话,大家都听过吧?就像“紧箍咒”一样,每天都在无数家庭聚会里循环播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要二胎”好像成了夫妻俩的责任。
作为二胎妈妈,忍不住想要给大家泼盆冷水:生二胎,从来都不是赶大集,要是黄金年龄没有算对的话,那全家都得跟着遭罪。
以为要二胎可以上演手足情深的画面,谁曾想却变成了鸡飞狗跳的画面。所以说,想要二胎的家庭不要盲目跟风,黄金年龄差一定要算准。
年龄差<3岁:父母累到灵魂出窍,孩子抢到六亲不认。
在很多老人的观念中,“三年抱俩”是最高效的生娃模式,美名其曰: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最好!
殊不知,这对妈妈来说就是自我折磨。老大才刚刚脱离“抱睡、夜醒、辅食糊脸”的阶段,又轮到老二无缝衔接。
妈妈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就被家人催着再来一个,这完全就是拿身体做赌注。很多正在经历的妈妈表示:身体吃不消,根本吃不消。
2岁以内的孩子,正是“高需求依赖期”。老大要抱着,老二要喂奶……根本闲不下来。最重要的是,2岁以内的老大,根本就接受不了老二的存在,他们的占有欲无处不在,恨不得把老二送人。
还有一点,就是钱包负荷不动。养两个3岁以内的孩子,奶粉、尿不湿、辅食、早教玩具……一样都少不了,就像无底洞一样。更扎心的是,以后还要同时面临辅导作业的大型灾难现场,光是想想都害怕。
年龄差4-6岁:父母能喘口气,孩子也能处成兄弟。
等到老大4岁的时候再生老二,那父母享福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对妈妈来说,这个年龄差最好。医学建议:一胎后,最好间隔3-5年再孕,身体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么说吧,只要妈妈的状态足够好,那带娃的时候肯定不会崩溃,少受一些罪。
4-6岁的老大,正处于模仿期和责任感萌芽期,他们也能秒变“小助手”。看到妈妈给老二换尿不湿,他们会主动帮忙拿;看到妈妈在忙着做其他事情,他们也会主动逗老二笑。
甚至,他们还会模仿妈妈的样子去教育老二。这种互动可不是所谓的被迫懂事,而是老大天生就有的领导力,他很愿意去主动照顾老二,获得更多“被需要”的价值感。
再有就是,多年之后也能错开教育高峰期。老大上小学的时候,老二还在幼儿园蹦跶;等到老大上初高中住校时,老二也才刚上小学,家里也少了鸡飞狗跳的场面。说不定,老大还能把他在学习上的经验,传授给家里的老二呢。
年龄差>7岁:老大被迫长大,老二孤独长大。
有一部分父母觉得:老大终于上初中了,再生个老二,这样每次都只需要照顾一个孩子。
可事实上,这才是二胎家庭最危险的决定。年龄差大于7岁的话,老大会先一步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他们敏感又自尊。老二的出生,会让他们变得叛逆,一度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父母才决定重启“小号”。
这可不是夸张,很多年龄差比较大的二胎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大用叛逆、逃学,和早恋来反抗父母,希望能引起大人的关注,结果却没有。
说好的生二胎是为了让两个孩子有个伴,可现实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相差7岁,可是相差两个代沟呢,孩子之间的生活轨迹完全不同。老大忙着中考、高考和恋爱,老二还在玩积木、看动画片,怎么看都玩不到一起。
要是二胎的年龄差超过10岁,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兄弟姐妹,更像是被迫成了“父母”,要在生活中被迫照顾老二。
当然,最受罪的还得是父母。现在的父母本身就晚婚晚育,要是相隔7岁以上再要二胎,那父母的年龄肯定吃不消,精力自然也跟不上。
看来最合适的二胎年龄,还得是4-6岁之间。要是有二胎计划的父母,就选择在这个年龄段内给老大生个伴,这才是对家庭、对子女最好的规划。
但要记住,生二胎从来都不是任务,而是一个家庭的选择。在决定生二胎之前,问问自己:身体扛得住吗?钱包撑得住吗?老大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