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
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举行。各有关成员国重申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重要性,决定成立开发银行并就该金融机构运作的一系列问题加快磋商。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9月2日称,中国等10个欧亚国家强力推动成立一家开发银行,这将有助于成员国规避以美元为主导的贸易日益增加的风险,同时加快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是顺理成章的前进步骤,”北京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说,“我个人认为势头在中国这边。”
分析人士称,一家运作方式类似于世界银行的小规模、区域版本的金融机构有助于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减少对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的依赖。
“最大的问题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张纯信(Charles Chang)说,“所有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在贸易中仍然依赖美元,这正是他们需要作为一个集体共同应对的症结,也是推动合作的突破口。”
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天津街头巷尾氛围浓郁。视觉中国
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实施封锁,美官员更威胁将打击“俄罗斯金融体系架构”。
今年8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言,“锁定美元霸权”是财政部的首要任务。他赤裸裸威胁:“为什么俄罗斯、中国和伊朗想要摆脱美元交易轨道?因为当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可以用制裁让他们举步维艰,我们拥有美元的域外权力。”
报道指出,在市场波动和货币贬值时期依赖美元,会推高借贷成本并限制资金获取。在这种背景下,上合组织已开始推动本币结算,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取得进展。
张纯信指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将助力成员国加速基础设施项目。以中亚为例,约半数人口无法使用互联网,凸显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性。中国正通过建设公路、铁路和能源项目促进与中亚贸易。
“核心思路是汇聚更多小国力量,使组织实力不断增强。”他说。
今年以来,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构想驶入“快车道”。
6月3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各方支持采取行动深化区域财金合作,包括推进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建立上合组织财金智库网络等。
7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在天津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在会后同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会见记者时表示,各方围绕建设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融资保障机制进行讨论,达成原则共识。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高志凯预测,上合组织的专属开发银行将有别于其他开发银行,其特点是专注于成员国及其独特项目,而其他发展银行的任务范围往往更广,甚至是全球性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睿思早前表示,当前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利于启动新的多边银行。
她指出,上合组织最初主要聚焦于反恐与打击分裂主义等地区安全问题,但随着区域趋于稳定,该组织正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合作。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均表达了对新银行的支持,上合组织成员国正探索清洁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需要资金支持的合作项目。
伊朗央行行长法尔津赴华参加上合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时表示,此访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加强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和银行业合作,并将与其他成员国央行行长举行双边会晤。
法尔津强调,伊朗支持成立上合开发银行,在上合框架下建立结算和融资基础设施,有助于摆脱国际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单边主义,为地区国家发展创造机遇。
“这些都凸显了成立开发银行的必要性。”李睿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