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的指导下,中国农业银行南平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南平分行)的全国首笔河湖碳汇挂钩贷款,成功发放至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企业购买河湖碳汇,以抵消其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碳排放。
从“碳”索到实践:一笔贷款激活一片水域
“此次落地的贷款,其核心是将企业的融资行为与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直接挂钩。”农行南平分行副行长叶剑飞表示。
河湖碳汇,是指河湖中的水生植物、微生物等通过光合作用等自然过程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河湖碳汇挂钩贷款”,正是为需要抵消碳排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让它们能够向河湖碳汇项目的所有者购买经过核证的碳汇量。这种模式搭起一座桥梁,让金融需求与生态价值紧密相连。
对于贷款企业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这笔贷款如一场“及时雨”。近年来,该企业携手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已建立起精准的碳排放监测计量体系,此次通过贷款购买生态产品,既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直接行动,更是企业探寻绿色发展路径的自我策励。
“对我们而言,购买河湖碳汇既是履行生态责任,也是倒逼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南平铝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碳汇购买的支出,将激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生产工艺的革新。“我们正计划将绿色转型与生产升级结合,让生态责任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农行担当: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在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南平市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政策下,农行南平分行迅速响应,结合南平市拥有700多条河流、水系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大的区域优势,率先推出“河湖碳汇挂钩贷款”这一金融产品。
长期以来,农行南平分行与南平铝业保持着深厚的合作关系,自2004年建立信贷关系以来,30多年来持续为其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正是基于这种紧密的银企互信,农行得以精准把握企业的绿色转型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了此次的创新金融方案。
“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更要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伙伴。”叶剑飞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农行南平分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44.49亿元,较年初新增8.12亿元。从支持生态农业到赋能绿色旅游,再到如今开创河湖碳汇金融,农行正不断将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到生态保护和产业升级的第一线。
发展启示:从“无价”到“有价”的康庄大道
一笔贷款,激活了一片水域的价值。河湖碳汇挂钩贷款,为全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们不仅要关注森林碳汇,还应该挖掘河湖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武夷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系副教授纪占华表示,“河湖不仅是‘地球之肾’,更是‘碳储存库’,其碳汇功能兼具生态保护、气候调节与经济开发多重价值,此次贷款落地是对河湖碳汇经济属性的首次突破性实践,让‘看不见的生态价值’变成了‘摸得着的经济收益’。”
以金融创新为杠杆,撬动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南平的探索为全国绿色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地方政府构建政策框架,主管部门与专业机构负责资源开发与核算,金融机构开发创新产品,企业积极参与购买和减排。
一个“生态保护—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农行南平分行)